[发明专利]一种防虫药丸菌种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4219.3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5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杜方平;刘文;杜若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方平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300 安徽省六安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虫 药丸 菌种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防虫药丸菌种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
(1)生产栽培种:按常规方法生产栽培种;
(2)将菌种分块:将培育成功后的菌种用手工或机械方法分成大小约1.5cm×1.5cm×1.5cm见方的小菌种块;
(3)菌种块培养:将分成的菌种块再放入培养室进行恢复性培养1-2天;
(4)药剂配制:选择高效低毒且对地下常见害虫如白蚁、蛴螬、跳虫等有驱赶、杀伤作用同时不会损害菌丝生长的农药,加入适量的稀释济、着色济、粘附剂即可;
(5)附着处理:采取喷雾法将配制后的药剂均匀地附着到菌种块上,可以通过观察菌种块颜色的变化来判断药剂的附着情况;
(6)菌种块再培养:将附着农药后的菌种块送进培养室进行再培养,形成菌种丸;
(7)检测包装:检测菌种丸颜色及菌丝包裹情况,合格的放入包装袋中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虫药丸菌种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生产过程中的第(3)步,分块后的菌种块在培养室培养时菌种块要均匀摊开,不能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虫药丸菌种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生产过程中的第(6)步,附着农药后的菌种块再培养过程中要多次翻转,让菌种块上生长的菌丝多次倒茯,形成一个外壳,包裹住菌种块,形成菌种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虫药丸菌种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生产过程中的第(6)步,被菌丝包裹住的带药菌种丸可放在水中漂浮而不散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方平,未经杜方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421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