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三氟甲基嘧啶氨化合物、制备方法和作为杀菌剂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3513.2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7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海;纪明山;祁之秋;谷祖敏;张杨;魏松红;王英姿;李修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39/42 | 分类号: | C07D239/42;A01N43/54;A01P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张述学 |
地址: | 11086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三氟 甲基 嘧啶 氨化 制备 方法 作为 杀菌剂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化学品,特别是一种4-取代苯基-6-三氟甲基-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合成方法和作为杀菌剂的用途。
背景技术
嘧啶胺类化合物是一类作用机制独特的杀菌剂,该类药剂在离体条件下对病菌的抗菌作用很弱,但在寄主植物上表现出很好的防治效果,主要机制是抑制病菌细胞壁分解酶的分泌和干扰蛋氨酸的生物合成。同三唑类、咪唑类、吗啉类、二甲酰亚胺类、苯基吡咯类等无交互抗性。现在生产中应用的主要品种有嘧霉胺(pyrimethanil,1992年,现拜耳公司),主要用于防治灰霉病,近些年病菌对其抗药性发展较快;嘧菌胺(mepanipyrim,1990年,日本组合化学公司),主要用于防治灰霉病、白粉病、黑星病等,嘧菌环胺(cyprodinil,1994年,先正达公司)主要用于防治灰霉病、白粉病、黑星病、叶斑病、颖枯病等。
近些年有关具有杀菌活性嘧啶胺类化合物的报道很多,从结构上看,主要有杂环并嘧啶类和取代嘧啶类两大类,而在取代嘧啶类化合物中以嘧啶胺类结构居多。但有关含三氟甲基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和杀菌活性的报道很少。2003年,Müller等报道了化合物1在200mg/L浓度下能很好的抑制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US 006562833)。2004年,Nakajawa等报道化合物2在100mg/L浓度下对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油菜病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有很好的抑制活性(US006818631)。
1 2R=MeS,Et,吡咯烷-2-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新型的杀菌剂,将活性基团三氟甲基引入嘧啶杂环,合成新型的4-取代苯基-6-三氟甲基-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其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
本发明提供的含三氟甲基嘧啶氨化合物,其具体结构通式III如下:
式中,R为甲基、乙基、甲氧基、氟、氯、溴、三氟甲基基团,其数目为1-3个。合成路线如下:
a.CF3COOC2H5/CH3ONa,reflux,1h;b.胍盐/CH3ONa,reflux,8h;
式中,R为甲基、乙基、甲氧基、氟、氯、溴、三氟甲基基团,其数目为1-3个。
以取代苯乙酮(I)为起始原料,与三氟乙酸乙酯在醇钠催化下反应,生成4,4,4-三氟-1-取代苯基丁烷-1,3-二酮(II),后者再与胍盐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通式为III系列化合物。
化合物III对水稻纹枯、水稻恶苗、玉米大斑、玉米小斑、玉米弯孢、玉米穗腐、玉米顶腐、小麦赤霉、棉花炭疽、大豆镰刀、油菜菌核、灰霉病菌、黄瓜枯萎、黄瓜褐斑、黄瓜黑星、辣椒根腐、菜豆炭疽、瓜果腐霉等病原菌的生长有强烈抑制作用。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将活性基团三氟甲基引入嘧啶杂环,合成新型的4-取代苯基-6-三氟甲基-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其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4-(2-氟苯基)-6-三氟甲基-2-氨基嘧啶(III-1)的合成
将甲醇30mL加入单口瓶中,在0-5℃将金属钠0.2mol切成碎屑状并少量多次加入其中制得甲醇钠溶液备用。另将甲醇60mL、2-氟苯乙酮0.1mol、三氟乙酸乙酯0.15mol加入三口瓶中搅拌均匀,然后向三口瓶中缓慢滴加甲醇钠,滴加过程中控制反应液温度在30℃以下。滴加完毕后升温回流1h。将反应液静置冷却至室温,减压蒸去50mL甲醇,倒入含30mL盐酸的100mL冰水中,用玻璃棒搅拌,有大量黄色固体析出,抽滤,水洗,干燥,得4,4,4-三氟-1-(2-氟苯基)丁烷-1,3-二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农业大学,未经沈阳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35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