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微生物肥料及其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3253.9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7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新;徐中文;张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绿百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1/08 | 分类号: | C05F1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52402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植物 生长 微生物 肥料 及其 培养 方法 | ||
1.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微生物肥料,包括复合芽孢杆菌和培养基,其特征是:
1)所述复合芽孢杆菌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侧孢芽孢杆菌组成,三种芽孢杆菌在复合芽孢杆菌中的重量比例为枯草芽孢杆菌10~20%、地衣芽孢杆菌20~30%和侧孢芽孢杆菌50~70%;
2)所述培养基由腐殖酸钠、麸皮、米糠、新鲜马尾藻和小球藻组成,各物质组份在培养基中的重量比为腐殖酸钠5~15%、麸皮30~50%、米糠30~50%、新鲜马尾藻2.5~7.5%和小球藻2.5~7.5%;或者所述培养基由腐殖酸钠、麸皮、米糠、新鲜马尾藻、小球藻和浓度为30亿/ml的光合细菌组成,各物质组份在培养基中的重量比为腐殖酸钠5~15%、麸皮30~50%、米糠30~50%、新鲜马尾藻2.5~7.5%和小球藻2.5~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微生物肥料,其特征是:复合芽孢杆菌菌种含量为每克复合芽孢杆菌菌种中,包含枯草芽孢杆菌1×109个/克、地衣芽孢杆菌6×108个/克、侧孢芽孢杆菌4×108个/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微生物肥料,其特征是:所述光合细菌含量为30亿/ml,即每毫升光合细菌液中含有30亿个光合细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微生物肥料,其特征是:所述三种芽孢杆菌在复合芽孢杆菌中的重量比例为枯草芽孢杆菌15%、地衣芽孢杆菌25%和侧孢芽孢杆菌60%;所述培养基由腐殖酸钠、麸皮、米糠、新鲜马尾藻和小球藻组成,各物质组份在培养基中的重量比为腐殖酸钠10%、麸皮40%、米糠40%、新鲜马尾藻5%和小球藻5%;或者所述培养基由腐殖酸钠10%、麸皮40%、米糠40%、新鲜马尾藻5%、小球藻5%和浓度为30亿/ml的光合细菌组成,各物质组份在培养基中的重量比为腐殖酸钠10%、麸皮40%、米糠40%、新鲜马尾藻5%和小球藻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微生物肥料,其特征是:三种芽孢杆菌在复合芽孢杆菌中的重量比例为枯草芽孢杆菌10%、地衣芽孢杆菌30%和侧孢芽孢杆菌60%;所述培养基由腐殖酸钠、麸皮、米糠、新鲜马尾藻和小球藻,加上浓度为30亿/ml的适量光合细菌组成,各物质组份在所述培养基的质量百分比为腐殖酸钠5%、麸皮50%、米糠30%、新鲜马尾藻7.5%、小球藻7.5%。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微生物肥料,其特征是:三种芽孢杆菌在复合芽孢杆菌中的重量比例为枯草芽孢杆菌20%、地衣芽孢杆菌20%和侧孢芽孢杆菌60%;所述培养基由腐殖酸钠、麸皮、米糠、新鲜马尾藻和小球藻,加上浓度为30亿/ml的适量光合细菌组成,各物质组份在所述培养基的质量百分比为腐殖酸钠15%、麸皮30%、米糠50%、新鲜马尾藻2.5%、小球藻2.5%。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微生物肥料,其特征是:三种芽孢杆菌在复合芽孢杆菌中的重量比例为枯草芽孢杆菌20%、地衣芽孢杆菌30%和侧孢芽孢杆菌50%;所述培养基由腐殖酸钠、麸皮、米糠、新鲜马尾藻和小球藻,加上浓度为30亿/ml的适量光合细菌组成,各物质组份在所述培养基的质量百分比为腐殖酸钠10%、麸皮40%、米糠40%、新鲜马尾藻5%和小球藻5%。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微生物肥料,其特征是:三种芽孢杆菌在复合芽孢杆菌中的重量比例为枯草芽孢杆菌10%、地衣芽孢杆菌20%和侧孢芽孢杆菌70%;所述培养基由腐殖酸钠、麸皮、米糠、新鲜马尾藻和小球藻,加上浓度为30亿/ml的适量光合细菌组成,各物质组份在所述培养基的质量百分比为腐殖酸钠10%、麸皮40%、米糠40%、新鲜马尾藻5%和小球藻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绿百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绿百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32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