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废弃油脂分相法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2659.5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8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龚任;齐玉堂;张维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粮食储备局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11C3/06 | 分类号: | C11C3/06;C10L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狄宗禄 |
地址: | 430079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弃 油脂 法制 生物 柴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或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生物资源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特别是一种用废弃油脂分相法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柴油是可再生绿色能源,它可以以植物油料作物或工程微藻等油料以及动物油脂等为原料制成的液体燃料,是优质的石油柴油代用品。由于我国是一个资源不足的国家,不可能大量利用植物或动物油脂作为生物柴油原料。与此同时,我国每年家庭消费、餐饮、速食店、市场摊贩、油炸食品业、油脂精炼、食品加工及油脂零售业等所排放的废油和酸化油有400-500万吨可以利用作为生物柴油原料。
国内目前报道的废弃油脂生物柴油技术专利一般采用预酯化方法,即首先将高酸价油脂和甲醇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酯化,经过较长的反应后混合物酸价下降,排出酸性催化剂(若为硫酸等无机酸需进行加碱中和或水洗干燥),再补充甲醇并加入碱性催化剂进行醇解反应,直至反应完成,该方法反应时间较长,消耗的催化剂较多,能源消耗也较高。如2009年5月20日公开的发明专利CN101434850A,采用硫酸催化予酯化工艺后以氧化镁与硫酸废渣反应生成硫酸镁解决催化剂的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弃油脂分相法制取生物柴油方法。先将废弃油脂肪酸和甘油分相后,对脂肪酸采用分段酯化,甘油采用醇解的工艺制取生物柴油,缩短了反应时间,节约了能耗。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法来达到。
一种用废弃油脂分相法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其技术要点在于:
a将废弃油加热到80℃,加入0.3%浓度为98%的浓硫酸搅拌20min,再加入油重5%的浓度2%温度85℃的热盐水搅拌30min,分离出脱胶废弃油;;
b将脱胶废弃油脂脂肪酸和甘油酯分相,按脱胶油与甲醇之比为1∶1.5的比例加入甲醇,在35℃的条件下搅拌30min,静置分层,分出下层甘油酯相,取样测定甘油酯相的酸价,根据酸价高低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至酸价降至2-3,分离出脂肪酸相和甘油酯相;
c将所述的甘油酯相按甲醇与甘油酯摩尔比4.5∶1的比例加入甲醇,同时加入甘油酯重0.8%的固体烧碱搅拌混合,在70℃条件下反应1小时,静置分离反应混合物中的甘油层,迅速并用计算量的浓硫酸中和,离心分离,得到粗制生物柴油、粗甘油、和硫酸钠;在粗制生物柴油中加入80℃的水溶液洗涤后,离心分离,分出水层,蒸完生物柴油中的甲醇,冷却并过滤,水洗干燥制得成品生物柴油;
d将所述的脂肪酸相中加入甲醇,然后再加入H2SO4催化,脂肪酸∶甲醇∶H2SO4的重量比=1∶0.45∶0.03,反应温度60-65℃,分段酯化,每段30min,两段之间经真空脱醇和脱水制取生物柴油。
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1.废弃油脂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分相方法
本发明试验了废弃油脂的游离脂肪酸——甘油酯分相方法。试验了甲醇分相添加比例、温度和时间、搅拌速度。将精炼废弃油或餐饮废弃油与甲醇按1∶1.5比例混合,在30℃温度的条件下,搅拌30分钟,然后在静置分层,分出下层甘油酯相,取样测定甘油酯相的酸价。根据酸价高低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至酸价降至3左右。分离出脂肪酸相和甘油酯相分别制取生物柴油。
2.甘油酯醇解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废弃油通过分相得到的甘油酯相中主要为甘油三酯,部分为甘二酯和甘一酯,这些成分都可以在有催化剂氢氧化钠(NaOH)存在下发生醇解。
甲醇与甘油酯按4.5∶1比例加入甲醇,同时加入油重0.8%左右的固体烧碱,(烧碱事先配制成烧碱甲醇溶液)剧烈搅拌使反应物料充分混合;置于70℃水浴中反应1h;静置分离反应混合物中的甘油层,迅速并用计算量的浓硫酸中和,离心分离,得到油、粗甘油、和硫酸钠;在油层中加入80℃的水溶液洗涤后,离心分离,分出水层;蒸出生物柴油中的甲醇,至到甲醇蒸完为止;冷却并过滤得到生物柴油。
3.脂肪酸分段酯化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粮食储备局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未经国家粮食储备局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26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