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扩充的对话理解代理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2263.0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0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L·P·赫克;M·金达昆塔;D·米特比;L·施蒂费尔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27 | 分类号: | G06F17/27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王英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充 对话 理解 代理 | ||
1.一种用于提供扩充的对话理解代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代理从用户接收至少一个自然语言短语,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自然语言短语与所述用户同至少一个第二用户之间的对话相关联;
标识与所述至少一个自然语言短语相关联的上下文,所述上下文是通过应用理解模型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自然语言短语中是否包括一个或多个参数来标识的;以及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自然语言短语来执行与所标识的上下文相关联的代理动作;以及
显示与执行所述代理动作相关联的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自然语言短语是响应于对所述代理的隐式调用而从所述用户接收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代理的隐式调用是响应于对开始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的对话的请求来进行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话是经由以下至少其中一个来进行的:即时消息会话和电话呼叫。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第二自然语言短语;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自然语言短语是否与所标识的上下文相关联;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自然语言短语与所标识的上下文相关联: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自然语言短语来执行与所标识的上下文相关联的第二代理动作,并且
根据与所述第二代理动作相关联的第二结果更新所述显示。
6.一种用于提供扩充的对话理解代理的设备,包括:
从用户接收第一自然语言短语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自然语言短语与所述用户同至少一个第二用户之间的对话相关联;
确定所述第一自然语言短语是否包括足够的数据来标识上下文的装置,所述上下文是通过应用理解模型确定所述第一自然语言短语中是否包括一个或多个参数来标识的;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自然语言短语包括足够的数据来标识上下文:
根据所述第一自然语言短语来执行与所标识的上下文相关联的代理动作的装置;以及
显示与执行所述代理动作相关联的结果的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自然语言短语不包括足够的数据来标识上下文,等待来接收至少一个第二自然语言短语的装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标识的上下文包括与所述用户相关联的第一本体论和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相关联的第二本体论的合并。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结果是否要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共享的装置;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结果要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共享,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显示与执行所述代理动作相关联的结果的装置。
10.一种用于提供知晓上下文的环境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调用代理应用的装置,其中调用所述代理应用是响应于来自第一用户的请求进行的,且其中所述请求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用户作出的显式调用请求和对开始所述第一用户和至少一个第二用户之间的对话的请求,
接收第一自然语言短语的装置,
确定所述第一自然语言短语是否包括足够的数据来标识上下文的装置,所述上下文是通过应用理解模型确定所述第一自然语言短语中是否包括一个或多个参数来标识的,
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自然语言短语不包括足够的数据来标识上下文,等待来接收至少一个第二自然语言短语的装置,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自然语言短语包括足够的数据来标识上下文:
执行与所述第一自然语言短语相关联的代理动作的装置,
显示根据所执行的动作的结果的装置,
接收至少一个第二自然语言短语的装置;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自然语言短语是否与所标识的上下文相关联的装置,
响应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自然语言短语与所标识的上下文相关联: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自然语言短语来更新所标识的上下文的装置,
执行与所更新的上下文相关联的第二代理动作的装置;以及
根据与所述第二代理动作相关联的第二结果更新所述显示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22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