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扩大炼焦煤资源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0478.9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7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礼;张磊;门东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10B57/00 | 分类号: | C10B57/00;C10B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大 焦煤 资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扩大炼焦煤资源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能源格局是富煤、贫油、少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煤炭作为主要一次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而我国煤炭资源结构不合理,低变质程度煤(褐煤、长焰煤、弱粘煤、不粘煤等)数量很多,占我国煤炭总储量的57.4%,中等变质程度炼焦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等8种)数量较少,仅占已探明总量的29.0%,且其中气煤和1/3焦比例较多,占炼焦煤总量的45.73%,肥煤(包括气肥煤)占12.81%,焦煤比例为23.61%,瘦煤(包括贫瘦煤)为15.89%。从长远看,优质炼焦煤资源短缺是我国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因此要合理利用优质炼焦煤,扩大炼焦煤资源。
目前,探索扩大炼焦煤资源应用研究很多,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一系列在炼焦煤中配入无烟煤、贫瘦煤、焦粉、沥青、废塑料等物料的配煤试验,并取得不错的研究成果。同时还进行一系列对低变质程度煤(如对长焰煤、弱粘煤、不粘煤等)配煤炼焦试验研究,邵有辉利用弱粘煤与炼焦煤配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配合煤中配入3%的弱粘煤,对焦炭质量没有影响;陈忠峰等研究了长焰煤替代少量气煤配煤炼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着配煤长焰煤配入量的增加,焦炭质量逐渐变差,但当长焰煤添加量控制在7%以内时,没有出现焦炭质量迅速劣化的拐点;廖占平以无烟煤、不粘煤和生产煤样进行配煤,结果表明:当配入85%的生产煤,5%的无烟煤和10%的不粘煤,并添加0.1%的ZZZ改性剂,炼出的焦炭质量符合生产要求。周师庸等以侏罗纪的大同弱粘煤为研究对象,发现大同煤中的镜质组具有弱黏结性,只是黏结惰性物质的能力较差,配入适量的该种煤是可以炼成质量很好的块焦。以上结论说明配入低变质程度煤炼焦是能获得质量合格的焦炭,但其配入比例比较低,扩大炼焦煤资源有限。由现有技术看,为保证炼出合格焦炭,低变质程度煤在配煤中的配入比例不超过10%,这对扩大炼焦煤资源和低变质程度煤的合理利用程度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高低变质程度煤在配煤中的配入比例。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扩大炼焦煤资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分选方法从低变质程度煤中脱除惰性组分,分离获得富活性组分产品;再将其与优质炼焦煤进行配煤炼焦。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分选之前先获得低变质程度煤煤岩有机显微组分在不同品级中分布赋存规律,然后根据分布赋存规律采用不同分选方法。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低变质程度煤为褐煤、长焰煤、弱粘煤、不粘煤或1/2中粘煤。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优质炼焦煤为气煤、肥煤、焦煤或瘦煤。
通过获得低变质程度煤活性组分产品与优质炼焦煤配煤炼焦规律,即不同低变质程度煤与不同性质的炼焦煤在不同比例下的配合煤的工艺性能性质变化规律,从而增大低变质程度煤在炼焦配煤中的比例,达到20%以上,扩大我国炼焦煤资源,为解决我国炼焦煤资源短缺和实现低变质程度煤的合理利用提供有效的途径。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炼焦煤制备方法实施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为使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扩大炼焦煤资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分选方法从低变质程度煤中脱除惰性组分,分离获得富活性组分产品;
再将其与优质炼焦煤进行配煤炼焦。
实施例2
S1、先取一定量低变质程度煤;
S2、研究煤岩有机显微组分在不同变质程度煤中的分布规律;
或S3、煤岩有机显微组分在不同粒度级中的分布规律;
或S4、煤岩有机显微组分在不同密度级中的分布规律;
S5、筛分分选;
或S6、重液分选;
或S7、浮选分选;
或S8、干扰床分选;
S9、获得活性显微组分;
S10~S13、根据不同炼焦煤进行不同比例配比;
S14、获得配煤炼焦规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04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地电阻器
- 下一篇:一种含有玛咖的保健食品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