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带载分段拆解并可重复使用的钢-砼组合桩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90196.9 | 申请日: | 2012-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7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48 | 分类号: | E02D5/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白云 |
| 地址: |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带载 分段 拆解 重复使用 组合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可带载分段拆解并可重复使用的钢-砼组合桩,其特征在于:钢-砼组合桩包括下部钢筋混凝土桩身(1)和上部钢箱体结构桩身(2),上部钢箱体结构桩身(2)由若干个单元钢箱体(3)通过连接件(9)连接组合形成具有承载截面的桩身,钢箱体结构桩身(2)横向截面分成的对称的两半块半圆弧形单元钢箱体面板(6)作为桩顶分块受力承载面,钢箱体结构桩身(2)纵向分成若干段单元钢箱体(3),分段长度小于等于一个千斤顶行程,上部钢箱体结构桩身(2)横向截面分块和纵向分段之间均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两组千斤顶的辅助下,通过桩顶承载面分块交替受力,实现组合桩持续受力,钢箱体结构桩身横截面中心预留出混凝土浇筑导管下放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带载分段拆解并可重复使用的钢-砼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钢箱体(3)由单元钢箱体外弧板(4),单元钢箱体内弧板(5),单元钢箱体面板(6),单元钢箱体底板(7),单元钢箱体竖向连接板,单元钢箱体径向加劲肋板(8)组成,单元钢箱体内弧板(5)和外弧板(4)设置在单元钢箱体面板(6)和底板(7)之间,单元钢箱体外弧板(4)与内弧板(5)之间通过单元钢箱体径向加劲肋板(8)连接,两半块单元钢箱体(3)相对面径向设置单元钢箱体竖向连接板,单元钢箱体面板(6)、底板(7)、竖向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件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带载分段拆解并可重复使用的钢-砼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9)为螺栓,连接件孔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带载分段拆解并可重复使用的钢-砼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钢箱体(3)内径尺寸大于混凝土浇筑导管外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带载分段拆解并可重复使用的钢-砼组合桩持续带载状态下的分段拆解具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地面组装钢箱体结构桩身(2):依据施工所需的桩顶承载受力标高变化高度,将若干个单元钢箱体(3)通过连接件(9)进行组装,形成钢箱体结构桩身(2);
二、钢-砼组合桩施工:将组装完成的钢箱体结构桩身(2)与下部钢筋混凝土桩身(1)的钢筋笼整体吊装至桩孔内,通过钢箱体中心预留浇筑孔(10)下放导管,浇筑下部桩身混凝土至设计标高;
三、带载分段拆解:在钢箱体结构桩身(2)顶面两块独立承载截面上分别安装千斤顶A(11-a)和千斤顶B(11-b),使上部荷载首先通过千斤顶A(11-a)传递至钢箱体结构桩身(2)上,逐步收缩千斤顶A(11-a),使上部荷载下移承载于千斤顶B(11-b)上,拆除千斤顶A(11-a)及其下部的半个单元钢箱体(3),同时将拆除下来的千斤顶A(11-a)安装至下一节的单元钢箱体(3)上,逐步收缩千斤顶B(11-b),使上部荷载下移承载于千斤顶A(11-a)上,拆除千斤顶B(11-b)及其下部的半个单元钢箱体(3),至此完成一次带载分段拆解循环过程;
四、重复步骤三中带载分段拆解过程,直至将桩顶承载受力标高下移至预定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019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