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剩余污泥零排放脱氮除磷工艺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0058.0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6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邢传宏;潘少明;徐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222069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剩余 污泥 排放 工艺 装置 | ||
1.一种剩余污泥零排放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基础上增加化学磷回收工序,对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内污泥浓度进行调控,形成梯度分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污泥零排放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污水依次经过厌氧池、缺氧池与好氧池,其中厌氧池的富磷上清液全部或部分经过化学除磷后再进入缺氧池;缺氧池中设有固液分离组件调控进入好氧池的污泥浓度,好氧池的污泥调控回流至厌氧池,好氧池的硝化液调控回流至缺氧池,好氧池内混合液经固液分离后出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剩余污泥零排放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好氧池内的污泥浓度控制为2-4g/L。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剩余污泥零排放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缺氧池中固液分离组件的有效分离孔径为0.01μm-1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剩余污泥零排放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好氧池的硝化液回流至缺氧池,回流比为10%-900%。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剩余污泥零排放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好氧池至厌氧池的污泥回流比为10%-600%。
7.权利要求1剩余污泥零排放脱氮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厌氧池、缺氧池以及连接于缺氧池后的好氧池,其中厌氧池与缺氧池间还另有管道连接有化学除磷装置;所述的缺氧池内设有固液分离组件,好氧池与厌氧池间还设有污泥回流管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剩余污泥零排放脱氮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缺氧池内设的固液分离组件的有效分离孔径为0.01μm-1m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剩余污泥零排放脱氮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缺氧池和好氧池单独设置或合并设置;两者单独设置时,好氧池设有硝化液回流装置连接至缺氧池。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剩余污泥零排放脱氮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好氧池内设有固液分离装置或外设有沉淀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未经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005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硫橡胶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设有辅助凸台的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