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多杆机构的料道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9848.7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2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昌杰;侯士存;裴寄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生产输送线用的料道,具体地说是带有多杆机构的料道。
背景技术
目前在自动化生产输送线上使用的料道,需要实现横向输送与纵向输送的衔接,或上料/卸料输送与主线输送的衔接,这就需要料道能够摆动,目前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普遍采用的是使用液压缸直接顶起料道,但液压系统造价高,且对环境要求也高,增加了生产成本,不方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多杆机构的料道,解决使用液压缸直接顶起料道存在液压系统造价高,对环境要求高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有多杆机构的料道,包括料道,其特征是,所述的料道下方分别固定有第一铰支座和第二铰支座,第一铰支座与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气缸的一端铰接,气缸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支座铰接;所述的第一连杆上的中上部还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末端与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三铰支座铰接;所述的料道末端铰接有第四铰支座,第四铰支座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的第一铰支座位于料道前端;所述的气缸由气动系统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多杆机构形成四连杆-曲柄滑块机构组合实现了放大作用力的功能,用较小的推力输出较大的举升力,并采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气动系统做动力,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气缸动作前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气缸动作后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机构运动。
图中:1料道,2第一铰支座,3第二铰支座,4第三铰支座,5第四铰支座,6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带有多杆机构的料道,包括料道1,所述的料道1下方分别固定有第一铰支座2和第二铰支座3,第一铰支座2与第一连杆6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6的另一端与气缸8的一端铰接,气缸8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支座3铰接;所述的第一连杆6上的中上部还铰接有第二连杆7,第二连杆7的末端与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三铰支座4铰接;所述的料道1末端铰接有第四铰支座5,第四铰支座5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的第一铰支座2位于料道1前端;所述的气缸8由气动系统控制。
其中,第三铰支座4、第二连杆7、第一连杆6、料道1和第四铰支座5构成四连杆机构,第一连杆6、第一铰支座2、料道、第二铰支座3和气缸8构成曲柄滑块机构,通过四连杆-曲柄滑块机构可实现料道1绕第四铰支座5摆动。为了实现气缸8推力放大的作用,第二连杆7需铰接在第一连杆6的中上部,使第一铰支座2到第二连杆7铰接端的距离小于第二连杆7铰接端到第一连杆6与气缸8铰接端的距离,根据力矩公式M=F×L(其中M为力矩,F为力,L为力臂)得出:气缸8推力F为定值时,力臂L越大,力矩M就越大,输出顶力与气缸8推力的倍数越大。
如图2所示,气缸8活塞推至极限位置后,使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中心线重合,进入多杆机构的死点位,此时料道1前段重力由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共同承受,气缸8不分担重力,只有当气缸8活塞退回时,料道1前端才可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98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