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输集装箱及其底部在审
| 申请号: | 201210089562.9 | 申请日: | 2012-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1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 发明(设计)人: | 伊尔波·马拉宁;尤卡·西尔塔宁;维莱-马蒂·努尔梅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奇钢铁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90/12 | 分类号: | B65D90/12;B65D88/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 地址: | 芬兰赫***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运输 集装箱 及其 底部 | ||
1.一种用于运输集装箱(1)的底部结构(2),所述底部结构(2)包括:
-形成底部表面的第一表面层(8);以及
-支撑所述第一表面层(8)的支撑装置(10、11),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层(8)由硬化马氏体钢板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层(8)由直接硬化马氏体钢板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部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层(8)由布氏硬度至少270HBW的完全马氏体钢或马氏体-贝氏体钢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底部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层(8)的厚度小于6mm,优选地1至4mm,最优选地1.5至3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底部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附接至所述第一表面层(8)下侧且彼此相邻的独立的梁(11)或型梁(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部结构(2),其特征在于,梁(11)或型梁(10)具有I型、Z型、U型或三角形剖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底部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梁(10)的材料厚度在0.5-3mm之间,优选地1-2mm。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底部结构(2),其特征在于,梁(11)或型梁(10)由高强度钢或镀锌钢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底部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结构(2)还包括附接至所述支撑装置(10、11)以形成蜂窝状结构的第二表面层(21),其中,所述支撑装置(10、11)在所述第一与第二表面层(8、21)之间形成所述蜂窝状结构的型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底部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结构(2)包括用于形成底部结构(2)的一个或多个独立蜂窝状结构部分的一个或多个独立的第二表面层(21)。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底部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层(21)由耐候钢板或硬化耐候钢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底部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层(21)的厚度小于6mm,优选地1至4mm,最优选地1.5至3mm。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底部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0、11)通过焊缝、激光焊缝、机械紧固件附接至所述第一表面层(8)或第一和第二表面层(8、21),或者,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第一表面层或第一和第二表面层熔合在一起。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底部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结构(2)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层(8)上的胶合板(14)。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底部结构(2),其特征在于,支撑装置包括沿侧向方向围绕所述梁(11)或型梁(10)的底部框架(3),所述梁(11)或型梁(10)的端部附接至载荷支承框架(3)。
16.一种运输集装箱(1),包括用于限定货物空间的底部结构(2)、顶部结构(4)、壁结构(6)和支撑框架(5),所述底部结构(2)包括:
-形成所述运输集装箱(1)的底部表面的第一表面层(8);以及
-将所述第一表面层(8)支撑于支撑框架(3)的支撑装置(10、11),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层(8)由硬化马氏体钢板形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运输集装箱,其特征在于,第一表面层(8)由直接硬化马氏体钢板形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运输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层(8)由布氏硬度至少270HBW的完全马氏体钢或马氏体-贝氏体钢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层(8)的厚度小于6mm,优选地1至4mm,最优选地1.5至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奇钢铁公司,未经罗奇钢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956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外置型耳道机
- 下一篇:传声器高阻器件的布局和焊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