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造纸干强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8907.9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7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施晓旦;金霞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升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220/34;C08F220/18;C08F220/28;C08F228/02;C08F212/08;C08F220/14;C08F2/48;D21H21/18;D21H17/45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纸 干强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造纸的助剂,具体涉及一种干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干强剂是造纸工业中增加纸张强度的一类重要化学品,通常用于补偿添加填料或低等级的纤维(如再生纤维)所引起的纸强度的下降。许多水溶性的,与纤维能形成氢键结合的高聚物都可以成为干强剂。
近年来,我国废纸资源利用率逐年上升,并且发展潜力巨大。但废纸的利用率的提高意味着废纸循环使用次数的增加,会造成纸张强度指标的大幅下降,所以需要添加干强剂来增强纸张强度。随着消费市场对纸与纸板需求量不断的上升,拉动了干强剂需求量的迅猛增长。纸张干强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纸和纸板的生产过程中,用以显著增加纸和纸板的干强度,降低优质原材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或者提高产品档次,以满足用户不断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质量要求。
常用的干强剂有天然聚合物如淀粉及其改性物(阳离子淀粉、阴离子淀粉、交联淀粉等)、合成聚合物如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等以及其它水溶性天然产物类干强剂(如瓜尔胶及其衍生物等)。在大多数情况下,仅加入质量分数0.1%~0.75%的该类物质就可达到有效的干强效果。
目前应用效果最好的干强剂是聚丙烯酰胺及其共聚物,包括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和两性聚丙烯酰胺。其中两性聚丙烯酰胺表现出最好的应用效果。聚丙烯酰胺从结构上来看还分直连型和支链型。支化度高的聚丙烯酰胺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据文献报道,分子量处于50万左右的具有较好的应用性能。
目前合成高性能干强剂的主流和趋势是合成分子量和粘度适中的支链型两性聚合物。这种干强剂可以在不添加硫酸铝的情况下起到很好的纸张干增强作用。常采用加入交联剂的方法来获得支链型干强剂,但往往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反应过程控制问题,所得聚合物的粘度常会出现过大或过小的问题,控制不当也常会出现凝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造纸干强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氮气气氛中,将水、丙烯酰胺、阴离子单体、阳离子单体、交联性单体、链转移剂、其他功能性单体和光敏引发剂,在紫外光照射,70~95℃反应1.5~2小时,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至4~6,最后加入自由基捕捉剂,混合,获得所述的造纸干强剂,25℃粘度为3500~5000mPa*s;
以上工艺步骤中,原料的重量份数为:
所述阳离子单体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二甲氨基丙基丙烯酰胺等带叔氨基单体或季铵盐单体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阳离子单体单元可以使干强剂与造纸纤维具有更好的结合力;
所述阴离子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马来酸酐、乙烯基磺酸钠、乙烯基苯磺酸钠、烯丙基磺酸钠或甲基烯丙基磺酸钠等单体或其盐类中的一种或多种,加入阴离子片段可以使干强剂有更大的使用范围,并可捕捉纸浆中的阴离子垃圾;
所述交联性单体为二乙烯基单体(如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等)、三乙烯基单体(如N,N-二烯丙基丙烯酰胺等)或其他具有活性的单体(如N,N-二甲基丙烯酰胺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交联性单体的参与,可以很容易地使聚合物产生支链;
所述其他功能性单体为一些软单体(如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硬单体(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疏水性单体(如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他功能性单体是为了调整干强剂在某些特殊方面的性能。软单体可以提高干强剂在纸张耐折度方面的性能,硬单体可以加强干强剂在改善纸张环压指数上的性能,疏水性单体可以提高干强剂在水中的分散性;
所述光敏引发剂为二苯甲酮、二苯甲酮水溶性衍生物、安息香类衍生物、荧光素或曙红等;
所述链转移剂为无机链转移剂(如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和硫代硫酸钠等)、有机链转移剂(如正十二硫醇、叔十二硫醇、巯基乙酸、巯基乙醇、带巯基的其他物质、异丙醇等)或带有烯丙基的单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自由基捕捉剂为各种水溶性阻聚剂,优选的为对苯二酚、苯醌、氯化铁、醋酸铜等或能消耗自由基的物质,如亚硫酸氢钠或抗坏血酸等;
所述pH调节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当体系pH调节前高于6时,pH调节剂为酸类(如盐酸、硫酸、醋酸、磷酸等);当体系pH调节前低于4时,pH调节剂为碱类,如NaOH或重量浓度为10~15%的氨水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升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升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89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