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筒式多效除尘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8859.3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0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东;陈金山;涂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阳林纸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大正专利事务所 43103 | 代理人: | 龚正初 |
地址: | 414002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筒 式多效 除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筒式多效除尘机,属于环境保护领域,适用于造纸备料的尾气除尘,也可用于各种亲水性微细粉尘气体的净化处理。
背景技术
粉尘对环境的污染遍及各个角落,在除尘领域,作为除尘对象的尘粒粒径一般在0.01-100μm之间,大于100μm以上的尘粒,由于重力作用很快自由降落,容易用简单的除尘装置进行处理解决。20-100μm之间的尘粒,比较易于处理,也不是研究的难题。成为除尘难题的是0.01-20μm之间的尘粒,特别是1μm以下的微细粉尘,它们无法靠自重降落,分离处理异常困难,而且污染空气有害于人体,是当前除尘领域需要研究解决的重点难题。目前处理微细粉尘最常用的装置是袋式除尘器和静电除尘器,存在结构庞大复杂,能耗高,工人劳动强度大,出灰较困难等问题,应用受到限制。
国内造纸备料系统需要处理木材、芦苇、秸秆等原料,切片和分选过程中产生大量尘粒,特别是干燥天气时植物纤维和泥土被撞击生成大量微细粉尘,浮于空中随风飘散,污染空气环境损害工人身心健康,成为造纸企业的一大污染难题。生产上一般采用水膜除尘器、干湿式除尘器或旋风除尘器处理这类微细粉尘,存在的问题是只能处理粒径较大的苇渣木屑类杂质,对微细粉尘的捕集效果极差,空气中尘雾弥漫,而且耗水量大,运行效果不稳定。袋式除尘器结构庞大出灰困难也不适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除尘效率高,可应用于备料尾气除尘净化的圆筒式多效除尘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圆筒式多效除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效离心碰撞式除尘装置、二效冲激雾化式除尘装置和三效水雾捕集式除尘装置以及圆筒体、隔离锥、水封槽、电动机;隔离锥设置在圆筒体内将圆筒体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三效水雾捕集式除尘装置,下部分为一效离心碰撞式除尘装置;水封槽设置在圆筒体的下端;电动机与二效冲激雾化式除尘装置连接;二效冲激雾化式除尘装置设置在圆筒体一侧;所述的一效离心碰撞式除尘装置的圆筒体与二效冲激雾化式除尘装置的抽风管相连接;二效冲激雾化式除尘装置的切向喷射管与三效水雾捕集式除尘装置的圆筒体相连接;其一效离心碰撞式除尘装置、二效冲激雾化式除尘装置及三效水雾捕集式除尘装置相互连通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本发明所述的一效离心碰撞式除尘装置包括切向进气管、下部圆筒体、冲激锥和下锥体;其一效离心碰撞式除尘装置通过抽风管与二效冲激雾化式除尘装置相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二效冲激雾化式除尘装置包括抽风管、蜗壳、电动机、雾化叶轮、切向喷射管和加水喷嘴;其二效冲激雾化式除尘装置通过切向喷射管与三效分离装置相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三效水雾捕集除尘装置包括切向喷射管、上部圆筒体、隔离锥、上锥体和排气管;其三效水雾捕集除尘装置通过切向喷射管与二效冲激雾化式除尘装置相连通;通过圆筒体与一效离心碰撞式除尘装置连成一个整体,之间由隔离锥隔开。
本发明所述的冲激锥是一个上小下大的锥形盖,其锥面均匀分布若干折扇形的漏水沟槽,落入锥面的水通过沟槽时在旋转气流的作用下被冲激成细小的水雾。
本发明所述的雾化叶轮的叶片上均匀分布有细小的漏水孔眼,高速旋转时可将喷射到叶片上的水滴雾化均匀,增强捕集作用。
本发明所述的隔离锥是一个上大下小的锥形体,将圆筒体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在锥形体下部开有一个适当大小的排水管,可让三效除尘捕集到的污水通过该管流入一效除尘中冲激锥的顶部。
本发明利用交互冲激原理,主要是针对0.01-20μm之间的微细尘粒,将从备料工序排出的各种含有微细尘埃的尾气收集到该除尘机内,利用其特殊的结构引导气流按照设定的流向运行,在运行过程中被加湿的水雾反复多次冲激,最后溶解在水滴中而被捕集下来,从而实现高效除尘的目的。本发明结构简单新颖,耗水量小,除尘效率极高,首次成功地应用于生产,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为粉尘环境污染解决了一个突出的技术难题,填补了该领域空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阳林纸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岳阳林纸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88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酒后驾驶控制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密钥衍生方法、设备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