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集群管理节点做双机实现提高集群业务可用性的设计办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8778.3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9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群 管理 节点 双机 实现 提高 业务 可用性 设计 办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后服务器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将集群管理节点做双机实现提高集群业务可用性的设计办法。
背景技术
服务器双机是一种实现业务持续不中断的办法。主机/备机部署相同的应用服务软件,共享中间业务数据和对外服务端口,主/备间设置侦测对方的心跳连接,系统据资源服务层次设置相应的迁移策略。当主服务器因故需要停机维护或出现意外宕机的情况,备机可以不间断接管主机的业务,继续对内实施管理调度,对外提供服务输出。当主机恢复后,可以将备机业务适时迁回到主机,或将主机做备处理。
服务器集群管理是业界十分重要的课题。对集群实施有效的管理能够充分挖掘服务资源,延长生命周期,最大化ROI(Return On Investment)。针对大中型规模集群,我们会配置专用管理节点来对整个集群进行调度管理。随着集群节点业务量增加以及要运行更多的监控管理软件,管理节点的负荷量丝毫不逊于一般的计算节点,长期的高负荷工作以及管理任务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十分注意管理节点本身的运行状况,一旦出现宕机,整个集群将失去监管,集群业务受到影响。
随着集群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关键业务中,对管理节点的容灾能力,可用能力提出了高标准,要求对集群业务数据实施有效备份保护,集群业务不中断。将管理节点做双机实现集群业务的高可用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此种办法在双机间备份保护中间数据,业务资源在双机之间实现故障迁移,用户可在不间断地对集群进行管理调度,屏蔽单点宕机造成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集群管理节点做双机实现提高集群业务可用性的设计办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首先在主机/备机之间设置镜像磁盘同步分区,用以存储中间业务数据,而后双机间设置统一的对外管理和服务IP,该IP随业务在双机之间迁移,保证客户访问的始终是活跃的管理“主机”;在主备机上安装相关应用软件,将中间业务数据部署到镜像同步分区上,随业务依赖关系设置相应的迁移层次和策略。
具体内容包括:
1)在主机/备机之间部署镜像硬盘,使中间业务数据实时共享;2)在主机备机间设置浮动IP,提供对外统一的访问接口;3)部署心跳连接,使主机与备机之间获知对方的live状态;4)在主机/备机上部署管理业务应用软件,部署相关进程检测脚本;其中:
1)在主机/备机之间部署镜像磁盘,利用镜像分区工具在主备机上将目标磁盘上开辟镜像分区,在镜像分区上存储中间变化的业务数据,使主备双机共享集群运行状态信息;
2)在主机/备机设置服务IP,该IP随主/备机的活跃状态在双机间动态漂移,使外部能够通过统一的接口访问、管理和配置集群业务;
3)使用HeartBeat心跳软件,在主机/备机上设置心跳连接,使双机随时获知对方的live状态,当一方宕机,另一方获知,即接管相关集群业务,包括镜像数据,服务IP,开启应用服务;
4)在主机/备机上部署相关管理业务程序,包括mysql数据库服务,tomcat服务,监控管理服务,PBS作业调度管理服务,将中间运行数据部署到镜像分区,针对每个应用程序配置相关进程监控脚本,设置迁移层次。
本发明的一种将集群管理节点做双机实现提高集群业务可用性的设计办法和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可以满足集群管理业务不中断的应用场景,通过镜像同步中间数据和迁移服务IP实现按需进行主备间的切换,配搭心跳连接和进程监控机制实现故障转移功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管理节点双机架构示意图;
附图2是管理节点资源迁移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方法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该图1显示的是管理节点的双机架构配置图,双机间通过内部以太连接传输同步数据和心跳信息,外部连接用以连接集群节点和对外提供服务接口。
该图2分层次展示了管理节点软硬件资源双机高可用迁移层次以及功能说明图示,底层为基础软硬件资源,高层为应用服务资源,服务资源迁移动作为:从上到下依次关闭,开启顺序为从下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87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治抑郁症的中药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