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变截面热压缩的溶液再生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8608.5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0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殷勇高;折晓会;张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思玛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08 | 分类号: | B01D6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截面 压缩 溶液 再生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溶液再生、变截面热压缩、反渗透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变截面热压缩的溶液再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溶液再生技术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传统的溶液再生方法,利用溶液表面水蒸气分压力与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的差值,实现两者之间的传质。该方法存在一些不足,如传质效果差、再生装置庞大、再生过程常常需要额外的能量、以及一些工艺性问题。因此研究新型的溶液再生方式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变截面热压缩的溶液再生方法及装置,以热压作为驱动力,为反渗透膜溶液侧提供高压,使稀溶液中的水分渗透出来,溶液浓度增加,从而实现溶液的再生。通过变压缩面积,以较低的热压获得较高的反渗透压,从而实现热压缩在较小的冷/热源变化温区里不需要很大的饱和压强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截面热压缩的溶液再生方法及装置,该装置以热压作为驱动力,通过变压缩面积,以较低的热压获得较高的反渗透压,为反渗透膜溶液侧提供高压,使稀溶液中的水分渗透出来,溶液浓度增加,从而实现溶液的再生,同时实现热压缩在较小的冷/热源变化温区里,不需要很大的饱和压强变化,是一种节能、易实现、结构简单的溶液再生方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变截面热压缩的溶液再生装置,包括:冷/热源液相换热器1,冷/热源气相换热器2,第一腔室3,第一活塞4,活塞杆5,第二活塞6,进液阀7,排液阀8,第二腔室9,反渗透膜10,充压模块11和充压阀12。
其中冷/热源液相换热器1位于第一腔室3内部的液相部分,冷/热源气相换热器2位于第一腔室3内部的气相部分,冷/热源液相换热器1与冷/热源气相换热器2串联连接。
第一活塞4位于第一腔室3内部的右侧,第一活塞4与活塞杆5的上端连接,第二活塞6与活塞杆5的下端连接,反渗透膜10位于第二腔室9内部的右侧,进液阀7与第二腔室9左侧连接,排液阀8与第二腔室9下侧连接,充压模块11通过充压阀12与第一腔室(3)下部的右侧连接。
一种基于变截面热压缩的溶液再生方法,包括充压、加压和泄压过程。
其中充压过程为,打开充压阀12,利用充压模块11对第一腔室3充注一定量的工质,充注完成后关闭充压阀12。
加压过程为,打开进液阀7,关闭排液阀8,液体充满第二腔室9后,关闭进液阀7,利用冷/热源液相换热器1、冷/热源气相换热器2加热第一腔室3中的工质,使第一腔室3中液体工质气化保持较高的压力,推动第一活塞4向下移动,通过活塞杆5带动第二活塞6向下移动,对第二腔室9内的稀溶液进行压缩,为反渗透膜提供高压,进行溶液再生。
所述泄压过程为,进液阀7、排液阀8保持关闭,利用冷/热源液相换热器1、冷/热源气相换热器2冷却第一腔室3中的工质并使得气相的部分工质冷凝为液体,使第一腔室3中保持较低的压力,在压差的作用下,第一活塞4与第二活塞6一起向上运动,对第二腔室9内的浓溶液进行泄压,泄压后,打开排液阀8。
充入第一腔室3中的工质可以是制冷工质的任一种。第一腔室3的驱动能量可以来自太阳能、废弃能源、常温液体或制冷系统。
本发明的基于变截面热压缩的溶液再生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冷/热源液相换热器,冷/热源气相换热器,第一腔室,第一活塞,活塞杆,第二活塞,进液阀,排液阀,第二腔室,反渗透膜,充压模块,充压阀。
冷/热源液相换热器位于第一腔室内部的液相部分、冷/热源气相换热器位于第一腔室内部的气相部分,冷/热源液相换热器与冷/热源气相换热器串联连接。第一活塞位于第一腔室内部的右侧,第一活塞与活塞杆的上端连接,第二活塞与活塞杆的下端连接,反渗透膜位于第二腔室内部的右侧,进液阀与第二腔室左侧连接,排液阀与第二腔室下侧连接,充压模块通过充压阀与第一腔室下部的右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思玛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思玛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86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胶横向止档的高温快速硫化工艺
- 下一篇:一种实现快速组装剪刀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