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锁紧固结构及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8585.8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祥;徐铁峰;陈晓辉;李开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B43/00 | 分类号: | F16B43/00;F16B37/00;F16B23/00;F16J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固 结构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锁紧固结构及密封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常用的自锁螺纹紧固件一般是由螺栓、自锁螺母、垫圈等组成的。根据不同场合的使用需求,自锁螺母还有自锁托板螺母、移动式自锁托板螺母等几种形式。自锁托板螺母和移动式自锁托板螺母均需与要连接的基体预先铆接固定,这就给一些非平面部位的自锁托板螺母固定带来困难。另常规的螺栓多采用六角头形式,旋紧时对扳手空间有一定的要求(一般需要至少60°回旋空间),空间狭小区间使用比较困难。
目前国内导弹设计时经常分成多个舱段,分别完成制造和设备安装,总装时再将这些舱段连接在一起,完成全弹的装配。油箱作为导弹的一个特殊舱段,承担着燃油的储存、输送功能,保证油箱的密封可靠是完成上述功能的首要前提。通常导弹油箱采用焊接或铸造成型,多为一体结构,不单独分舱制造。随着导弹射程逐渐增加,对装油量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造成某些导弹油箱尺寸过长,油箱分舱段设计和制造将不可避免。现有的密封连接结构,不能满足现阶段油箱密封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及安装简便、安装空间小、适用各种场合的自锁紧固结构及一种能有效解决多油箱之间的密封连接问题,而且结构精度要求低,制造工艺性好的密封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自锁紧固结构,包括双六角头螺栓、垫片和自锁紧固件,在连接件I和连接件II上的对接面加工连接孔,在连接件II上加工垂直与连接孔方向的自锁紧固件安装孔,连接孔与自锁紧固件安装孔贯通,其中所述的自锁紧固件由半圆托板螺母和弹性支撑组成,所述的半圆托板螺母由自锁螺母、半圆托板和弹性销组成,半圆托板为横截面为类半圆形的柱体结构,在柱体结构的中心加工通透的台阶状安装孔,柱体结构的两端加工销孔,自锁螺母安装在台阶状安装孔的下部,并通过安装在销孔内的弹性销与半圆托板固定,所述的弹性支撑为横截面为类半圆形的空心柱体结构,空心柱体结构两端各加工护耳,将半圆托板螺母和弹性支撑对成圆柱并通过护耳固定组成自锁紧固件,将自锁紧固件塞入自锁紧固件安装孔中,靠弹性支撑的弹性将自锁紧固件固定在自锁紧固件安装孔中,双六角头螺栓通过垫片穿入连接孔内与自锁紧固件安装孔内的自锁螺母螺纹连接。
所述的双六角头螺栓的头部为双六角头,双六角头为两个等大的六角形交叉30°后形成的十二边形的外部轮廓构成。
所述的弹性销为横截面是C形的空心环状圆柱结构,壁厚≤0.3mm。
一种密封装置,包括自锁紧固结构、连接件I和连接件II,自锁紧固结构的轴线与油箱轴线的夹角θ为14~20°,连接件II在与连接件I的对接面上加工横截面为梯形的环形密封槽,横截面为梯形的环形密封槽内安装O形密封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密封结构采用梯形密封槽的端面密封形式,外部采用斜向自锁紧固结构进行连接,在导弹各种载荷作用下,能始终保证油箱密封连接可靠;各零件加工制造精度要求低,经济性好;弹体外侧通过自锁紧固结构自锁连接,弹体内部突出结构少,结构重量轻;该结构适用范围广,同样适用于导弹其它舱段的密封连接;
(2)本发明自锁紧固结构采用弹性支撑固定半圆托板螺母,半圆托板螺母无需将其预先铆接到基体上,只需要装入预制的圆孔内,用弹性支撑固定即可,使用方法简单,取消了常规的铆接工序,降低了生产使用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场合和非平面部位,避免了常规拖板螺母无法铆接固定的难题;
(3)本发明自锁紧固结构的螺栓采用双六角头设计,降低了对扳手空间的需求;
(4)本发明自锁紧固结构的自锁螺母采用弹性销与半圆托板固定,无需触铆销钉即可保证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双六角头螺栓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双六角头螺栓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半圆托板螺母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半圆托板螺母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半圆托板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半圆托板仰视图;
图8为本发明图7A向视图;
图9本发明自锁螺母主视图;
图10本发明自锁螺母侧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弹性销主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弹性销侧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弹性支撑主视图;
图14为本发明弹性支撑侧视图;
图15为本发明弹性支撑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85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
- 下一篇:一种烯烃两相氢甲酰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