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养殖场全自动双渠道水暖恒温热地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088371.0 | 申请日: | 2012-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0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 发明(设计)人: | 谢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松林 |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F24D3/14;F24D19/10;A01K1/03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42809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场 全自动 渠道 水暖 恒温 热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场采暖设备领域,尤其属于一种养殖场全自动双渠道水暖恒温热地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养殖场的采暖设施一般使用红外线灯泡采暖或电热板采暖。使用红外线灯泡采暖方式,其灯泡易损坏、耗能高、采暖不均衡;使用电热板采暖方式,其散热面积不足、制热效果差、能耗高、易发生漏电不安全现象。当停电时,红外线灯泡采暖或电热板采暖停止供暖,养殖动物容易受冻发病。
近年专利文献中涉及养殖场采暖的技术中,没有应用空气能热水器采暖。如中国专利信息中心公布的专利号为200920137907的实用新型——双供热地采暖的仔猪保温床,该专利没有应用空气能热水器采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养殖场全自动双渠道水暖恒温热地系统,以解决现有养殖场应用红外线灯泡或应用电热板采暖方式耗能高、采暖不均衡、易发生漏电不安全现象以及停电时无法供暖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养殖场全自动双渠道水暖恒温热地系统,包括养殖舍、空气能热水器、热水炉、出热水管道、热水回水管道、两个循环水泵、散热器的入热水管、散热器的回水管道、散热器、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空气能热水器、热水炉、出热水管道、热水回水管道、循环水泵、散热器的入热水管、散热器的回水管道、控制系统安装在养殖舍外,所述养殖舍的地板由水泥砂浆层和保温防水层组成;所述养殖舍地板的水泥砂浆层由水泥、砂子按1∶3比例加适量水拌匀制成;保温防水层铺设在水泥砂浆层的下面,由保温材料和防水材料组成,所述保温材料可以选用泡沫板,防水材料可以选用丙纶薄膜;散热器安装在水泥砂浆层之间;所述控制系统由温控装置、漏电开关、交流接触器组成,温控装置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养殖舍地板下面。
作为优化,在本发明的出热水管道、热水回水管道、散热器的入热水管、散热器的回水管道的外面再使用橡塑管包裹住,以达到保温效果,减少热损耗。
作为优化,本发明的控制系统加设定时开关。
本发明的优点是:
1、应用空气能热水器,相比应用红外线灯泡采暖或电热板采暖方式节电60%以上,高效节能,安全环保,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2、双渠道供热:空气能热水器在停电时无法供热的时候,应用热水炉可以在采用其他燃料进行人工加温,确保本发明恒温热地系统正常运行,以达到养殖舍所需要的温度,不让养殖动物受冻发病;
3、定时开关和温控开关配合使用,能够更有效地控制养殖舍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养殖舍1、空气能热水器2、热水炉3、出热水管道4、热水回水管道5、循环水泵6、循环水泵7、散热器的入热水管8、散热器的回水管道9、散热器10、控制系统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养殖场全自动双渠道水暖恒温热地系统由以下设备组成:包括养殖舍1、空气能热水器2、热水炉3、出热水管道4、热水回水管道5、循环水泵6、循环水泵7、散热器的入热水管8、散热器的回水管道9、散热器10、控制系统11。
所述空气能热水器、热水炉、出热水管道、热水回水管道、循环水泵、散热器的入热水管、散热器的回水管道、控制系统安装在养殖舍外,所述养殖舍的地板由水泥砂浆层和保温防水层组成;先铺设保温防水层,保温防水层由保温材料和防水材料组成,所述保温材料选用泡沫板,防水材料选用丙纶薄膜,散热器安装在保温防水层上面,然后用水泥砂浆摊铺在散热器上面,做成养殖舍的水泥砂浆层,所述养殖舍地板的水泥砂浆层由水泥、砂子按1∶3比例加适量水拌匀制成;控制系统由温控装置、漏电开关、交流接触器组成,温控装置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养殖舍地板下面。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先利用空气能热水器2通过循环水泵6把热水炉3中的水加热,再通过循环水泵7利用抽热水到散热器10中散热;控制系统11的定时开关、温控装置、交流接触器自动恒温地控制养殖舍地板的温度;散热器的水再通过回水管道9回到热水炉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松林,未经谢松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83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