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墙式立体栽培鸡腿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8234.7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2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何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寒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15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栽培 鸡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墙式立体栽培鸡腿菇的方法。
技术背景
鸡腿菇,因其形如鸡腿,肉质肉味似鸡丝而得名,是具有商业潜力的珍稀菌品,被誉为“菌中新秀”。鸡腿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口感极好,经常食用有助于增进食欲、消化、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鸡腿菇是一种适应力极强的草腐粪生土生菌,鸡腿菇属草腐菌类,有特殊的生物特性,并有着不覆土不出菇的特别性状。
传统的鸡腿菇生产步骤是:用塑料袋装料→消毒→接种→培养菌筒→剥开菌筒→覆土栽培→产出鲜菇。而栽培模式主要有:大田覆土栽培、袋栽、箱栽、床栽等等。单纯的利用大田覆土栽培鸡腿菇,土地利用率不高,而且生产过程用工量大、程序多及繁琐;利用袋栽、箱栽、床栽等可以实现立体栽培,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但生产过程同样存在用工量大、程序多及繁琐。
随着食用菌生产技术研发的不断深入,栽培鸡腿菇的新方法、新工艺层出不穷。其中申请号为200910031962.2的“一种鸡腿菇圆柱形立体栽培法”该发明涉是用锯木屑各种植物秸秆野草或农作物下脚料、畜禽粪、玉米面、麸皮、石灰、清水,将以上原料拌匀后进行发酵,翻堆后进行装入塑料袋内,用木棒打孔进行培养发菌出菇。还有申请号为200810211262.7的“整稻草、畜禽粪露地墙式栽培鸡腿菇的方法”,该发明是利用整稻草、畜禽粪露地墙式栽培鸡腿菇的方法。其步骤包括:首先将平整、高燥、排水性能良好的地块整成地上畦,选用无霉变的整稻草暴晒后放池内用石灰水加克霉灵浸泡一昼夜后捞出,加入细泥土和畜禽粪拌入稻草中做成下宽50cm、上宽30cm、高1.5m的菌墙,墙壁中间插入木棒,播入菌种复膜发菌出菇,本方法简便易行,原料易取,是种菇的好方法。根据以上两项发明所述的技术工艺,其在生产过程中都没有覆土程序,这样的工艺能产出鸡腿菇的可能性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全新的一种墙式立体栽培鸡腿菇的方法。具体包括:构建等腰梯形模具,装料和接种同时在模具里进行,完成后形成一个立体于空间的梯形菌墙,工作效率大幅提高;生产时菌墙留有3个直径为12~16cm的注水洞,墙体也仅用塑料膜围罩来保湿防杂,通过这样的技术措施使培养菌墙的菌丝时有充足的氧气贯通整个菌墙的中间及四周,菌丝萌发迅速并快速吃料,短时间内即可以封住料面,有效的防止杂菌侵染;在菌墙外围全部抹上厚度约3~4cm的稀泥作为覆土层,使菌墙的前后、左右、面上都会长满鸡腿菇子实体。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墙式立体栽培鸡腿菇的方法,技术方案中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模具:用长度是2~2.2m的木板分别组合成两块高度是1~1.2m的长型组合板;再用长度是70cm的木板分别组合成两块高度是1~1.2m的组合板,这两块组合板板又分别通过切割成下底长是70cm、上底长是60cm的梯形组合板;将两块长型组合板和两块梯形组合板各分别组合起来,其中的长型组合板和梯形组合板的一边是用合页连接固定起来成一个组合体,另一边装上锁头环扣来实现两个组合体合起来时用锁头环扣可以固定,打开锁头环扣又可以将两个组合体分开的目的;两个组合体合起来时形成一个长度是2~2.2m、高度是1~1.2m、下底宽是70cm、上底宽是60cm的等腰梯形模具。
2、制备培养料:按常规制备好培养料备用。
3、菌种选择及处理:选择按常规制备好无污染、菌丝活力强的鸡腿菇原种或栽培种作为菌种,并将菌种掰成玉米粒大小的菌块备用。
4、制作菌墙:首先将栽培场地及模具用1~2%的石灰水进行全面消毒;接着在地面平铺一层塑料膜,将模具组合安装在塑料膜上,然后在底部施撒一层厚约2~3cm、湿度是55~60%的泥土,在模具正中直立摆放3根直径是12~16cm、长是1.4~1.5m的塑料圆芯管,圆芯管之间的距离为50~55cm,然后在模具内开始装料接种,方法是每装20cm厚的培养料即接一层菌种,然后逐层压实至装满整个模具而成菌墙,料种装满模具后将模具的锁头环扣打开,并轻轻把模具挪离菌墙,再将塑料圆芯管轻轻抽出,随即用1~2%石灰水喷洒消毒过的深色塑料膜围罩住菌墙;制作过程中,菌墙与菌墙之间的距离以不妨碍操作管理为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寒,未经何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82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绕制定子线圈的夹具
- 下一篇:聚苯硫醚短纤维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