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IM卡座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7941.4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7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邓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25/00;H01R12/71;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im 卡座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IM卡座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手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子通讯工具。目前,可同时承载有两个SIM卡的双模手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此种双卡式手机尤其为那些需要经常跨区使用手机之商务人士带来了诸多便利。
为使两个SIM卡安装于同一手机,现有技术一常用方案,通过双层SIM卡座来实现。其具体的通过在SIM卡上层具有第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置第一SIM卡,下层具有第二容置空间,用于容置第二SIM卡,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通过各自的插口实现插拔。这种双层SIM卡座虽然实现了两个SIM卡的安装,但其并不能隐藏其中的一张SIM卡。而现实应用中,很多手机用户希望自己的隐私、重要的SIM卡进行隐藏,上述SIM卡座显然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综上可知,现有的双模手机的SIM卡插座,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IM卡座及移动终端,其可以使隐私卡完全隐藏于卡座内,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SIM卡座,包括一长方体形外壳,所述外壳限定一收纳空间,所述收纳空间内具有一卡槽件,所述外壳设有一转动件,所述卡槽件枢接于所述转动件,所述卡槽件绕所述转动件可转动于所述收纳空间;
所述卡槽件具有第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置第一SIM卡;
当所述卡槽件转动至水平状态,所述卡槽件与外壳的顶壁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用于容置第二SIM卡。
根据本发明的SIM卡座,所述卡槽件底部连接一弹性件,用于给所述卡槽件施加一弹力,使所述卡槽件不受其它外力时可绕所述转动件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SIM卡座,所述卡槽件的至少一侧固定有顶针,所述外壳侧壁设有与所述顶针的移动轨迹对应的镂空部。
根据本发明的SIM卡座,所述卡槽件转动至水平状态时,所述顶针固定于外部的定位件。
根据本发明的SIM卡座,所述定位件包括一伸缩体,所述伸缩体端部具有一“匚”形空间,当所述卡槽件位于水平状态时,所述顶针固定于所述“匚”形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SIM卡座,所述顶针的顶部呈水平状,所述顶针的底部呈圆弧状。
根据本发明的SIM卡座,所述外壳的顶壁与前壁的连接处具有开口,用于插拔所述第一SIM卡或第二SIM卡。
根据本发明的SIM卡座,所述外壳的顶壁向内凹陷形成所述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SIM卡座,所述第一SIM卡对应的金手指设于所述外壳底部,所述第二SIM卡对应的金手指设于所述卡槽件的顶部或所述外壳顶壁内侧。
本发明还相应的提供一种包括如上所述SIM卡座的移动终端。
本发明通过在SIM卡座的收纳空间内设置一具有第一容置空间的卡槽件,第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置第一SIM卡,且所述卡槽件枢接于设在外壳上的转动件,借此使卡槽件可以绕转动件在SIM卡座的收纳空间内旋转。当卡槽件旋转至水平状态时,该卡槽件与SIM卡座的外壳形成第二容置空间,用于容置第二SIM卡。当SIM卡座的两张SIM卡均插入时,第一SIM卡完全隐藏于SIM卡座底部,借此满足用户隐藏SIM卡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SIM卡座的第一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B是图1A所示实施例SIM卡座的第二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C是图1A所示实施例SIM卡座的第三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D是图1A所示实施例SIM卡座的第四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SIM卡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SIM卡座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的SIM卡座与外部定位件的第一动作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的SIM卡座与外部定位件的第二动作示意图;
图4C是本发明的SIM卡座与外部定位件的第三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79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批量充值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协调控制干线的自动组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