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纳米纤维素的聚脂肪酸酯微孔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7576.7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8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张萍;高德;邹萍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67/02;C08L1/10;C08L1/12;C08L1/08;C08J9/12;B29C43/58;B29B7/00;B29B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纤维素 脂肪酸 微孔 发泡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含纳米纤维素的聚脂肪酸酯微孔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由纳米纤维素或纳米纤维素表面改性衍生物、聚脂肪酸酯组成,其中纳米纤维素或纳米纤维素表面改性衍生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20wt%,泡孔密度大于108个/cm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纳米纤维素的聚脂肪酸酯微孔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素表面改性衍生物为甲硅烷基化纳米纤维素或乙酰化纳米纤维素或丙酰化纳米纤维素或丙烯酰化纳米纤维素或甲基丙烯酰化纳米纤维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纳米纤维素的聚脂肪酸酯微孔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脂肪酸酯为聚乳酸或聚己内酯或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或聚羟基烷酸酯,其中聚乳酸树脂为L,D-聚乳酸或L-聚乳酸,聚羟基烷酸酯为聚3-羟基丁酸酯或聚羟基乙酸酯。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纳米纤维素的聚脂肪酸酯微孔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以有机溶剂为溶剂、纳米纤维素或纳米纤维素表面改性衍生物晶体和聚脂肪酸酯为溶质配制溶液,待有机溶剂蒸发后干燥混合物,排除混合物中残留气体,热压成膜,然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纳米纤维素的聚脂肪酸酯微孔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氯仿、二氯甲烷、四氯化碳、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纳米纤维素的聚脂肪酸酯微孔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素或纳米纤维素表面改性衍生物晶体为短棒状或椭球状,长为60-1000nm,直径为15-30n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纳米纤维素的聚脂肪酸酯微孔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有机溶剂为溶剂、纳米纤维素或纳米纤维素表面改性衍生物晶体和聚脂肪酸酯为溶质配制溶液指首先配制纳米纤维素或纳米纤维素表面改性衍生物的有机溶液,然后将聚脂肪酸酯置于有机溶液中,于30-50℃下磁力搅拌2-5h,至聚脂肪酸酯完全溶解,形成均匀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纳米纤维素的聚脂肪酸酯微孔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混合物干燥的方法为真空干燥,真空干燥时间为10-15h;所述排除混合物中残留气体的方法为混合物干燥后切割成较小粒子,随后采用密炼机密炼,密炼温度为160-180℃,密炼时间为5-15min。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纳米纤维素的聚脂肪酸酯微孔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成膜是指在热压压力为10-20Mpa、热压温度为160-180℃下,热压3-8min,形成厚为0.5-2mm的复合膜。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纳米纤维素的聚脂肪酸酯微孔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指将膜置于高压釜中,通入二氧化碳,并调节温度使二氧化碳处于超临界状态,膜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平衡一定时间后,迅速卸压成型,其中平衡温度为35℃-85℃,平衡压力为10-20Mpa,平衡时间为20-30min,卸压时间为2-8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75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