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却隧道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7531.X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9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德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9/00 | 分类号: | B65G49/00;B65G23/44;B65G4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傅靖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隧道 | ||
1.一种冷却隧道,包括输送系统与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系统包括机架、输送带、以及为所述输送带提供运行动力的电机,所述输送带为至少一层;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风机,以及位于所述冷却风机的输出端对冷却风进行处理的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过滤器与挡水板,所述挡水板材质为AB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输送带张紧力的自动张紧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输送带的两端对所述输送带进行导向的导向辊;所述自动张紧装置包括气缸以及位于所述气缸前端的导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为一层,所述冷却风机为对称设置的2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为上下平行设置的三层,所述输送系统一侧设置有对所述冷却风机吹出的冷却风进行汇集的聚风板,所述聚风板远离所述冷却系统的一端逐渐与所述输送系统相靠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上方平行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将所述输送带的上层空间分隔成两个通风腔,形成循环风输送,所述托板上均布有通风孔。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冷却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支架与罩设于所述支架上的罩壳,所述罩壳包括罩壳本体、以及与所述罩壳本体铰接固定的转动体,所述转动体对称设置于所述罩壳本体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为所述转动体提供转动动力的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控制所述转动体自行启闭的控制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顶端与所述转动体铰接固定,所述驱动气缸底端与所述支架铰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与所述罩壳接触一侧还设置有密封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冷却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伺服调偏装置,所述伺服调偏装置包括检测机构,对检测机构测得的偏移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的控制机构,以及根据所述控制机构的输出信号执行调偏操作的执行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接触开关、以及设置于所述输送带边沿并可在所述固定板上滑动的滑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输送带上下侧的2个滚筒、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滑动元件、以及驱动所述滑动元件沿所述机架移动的驱动元件;所述滚筒与所述输送带的进给方向垂直,所述滚筒一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机架上,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滑动元件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德机电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德机电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753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识别货物的高效装车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机器人螺栓拧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