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程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87346.0 | 申请日: | 2012-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8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灿明;周平;赵德文;邱春林;王建景;兰亮云;宋红宇;黄少文;高立福;杨建勋;崔青玲;赵月强;章顺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32 | 分类号: | C22C38/32;C22C38/38;C21D8/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郭鸿禧;刘灿强 |
| 地址: | 271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机械 强度 耐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工程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冶炼目标钢水,所述目标钢水的成份按重量百分比计由C:0.15~0.30%、Si:0.20~0.65%、Mn:1.20~1.60%、S≤0.010%、P≤0.020%、B:0.0010~0.0040%、Cr:0.30~1.00%、V:0.030~0.080%、Al:0.015~0.050%、[N]:80~200×10-6、[H]≤2×10-6、[O]≤40×10-6以及余量的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采用全程保护浇注进行板坯连铸;
进行连续轧制,粗轧至少连续2个道次压下率大于20%,粗轧的开轧温度为1100~1150℃,粗轧的终轧温度不小于1020℃,精轧的开轧温度为900~1000℃,精轧的终轧温度为840~900℃,精轧的压下率为3.0~4.0;
进行冷却,开冷温度控制为800~850℃,终冷温度为630~680℃,冷却速度为6~12℃/s;
进行热处理,淬火温度为860~950℃,淬火处理的保温时间15~50min,回火温度为150~400℃,回火处理的保温时间为10~6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坯连铸步骤中采用中碳保护渣来覆盖结晶器液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轧包括5~7道次,并且粗轧的道次中至少有两个道次压下率不低于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钢水的成份按重量百分比计由C:0.15~0.25%、Si:0.20~0.55%、Mn:1.20~1.50%、S≤0.010%、P≤0.020%、B:0.0010~0.0030%、Cr:0.30~0.8%、V:0.040~0.080%、Al:0.015~0.045%、[N]:80~200×10-6、[H]≤2×10-6、[O]≤40×10-6以及余量的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钢水的成份按重量百分比计由C:0.20%、Si:0.30%、Mn:1.35%、S≤0.008%、P≤0.015%、B:0.0020%、Cr:0.45%、V:0.050%、Al:0.035%、[N]:80~200×10-6、[H]≤2×10-6、[O]≤40×10-6以及余量的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钢水通过高炉冶炼、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钢包精炼炉精炼和真空循环脱气精炼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程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水预处理包括铁水脱硫,处理前铁水S≤0.025%,处理后铁水S≤0.005%,铁水温度1200~1300℃,脱硫完毕扒净铁水表面的渣;
在所述转炉冶炼中,终渣碱度控制在3.0~5.0,终点压枪时间不小于60秒,终点控制:P≤0.015%,转炉出钢前首先在钢包底加入脱硫剂,采用铝锰钛脱氧,钢水出至四分之一时,分批加入中/高碳锰铁、硅铁、中/高碳铬铁,钢水出至四分之三时加完,所述的脱硫剂在放钢1/2时开始加入至3/4时加完;
所述钢包精炼炉精炼采用铝粒和碳化钙进行调渣,采用中/高碳锰铁、硅铁、中/高碳铬铁合金进行成份微调,采用喂铝线调整铝含量,采用喂硼线的方法增硼,精炼时间不低于40min,软吹时间不低于5min,精炼后喂硅钙线进行钙化处理;
所述真空循环脱气精炼中,确保真空循环脱气精炼炉净空300~500mm,处理时避免化学升温,确保纯脱气时间大于10min。
8.一种工程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采用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734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纱线的染色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铌的MgAlZn系耐热镁合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