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替代添加芥子油制备风味醇厚芥辣酱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7342.2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8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慜;阎娣;陈志雄;陈世豪;刘亚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嘉豪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24 | 分类号: | A23L1/2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替代 添加 芥子 制备 风味 醇厚 辣酱 方法 | ||
1.一种替代添加芥子油制备风味醇厚芥辣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1)用粉碎机将辣根进行粗粉碎;
(2)对初粉碎的辣根粉进行气流超微粉碎,备用;
(3)将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和大豆蛋白溶解在热水中,搅拌均匀备用;
(4)然后将柠檬黄、姜黄以及亮蓝按照比例配制成色素混合液备用;
(5)然后将超微辣根粉、乳糖、食用盐、白胡椒、味精、食用油、姜粉、水、选择性加果汁、柠檬酸、抗坏血酸,加入到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和大豆蛋白混合溶液中,将pH值调至4.0~6.0;
(6)最后加入色素混合液搅拌均匀,密封放入均质机或胶体磨中均质,然后将产品置于40~60℃环境下保温1~3h,即成芥辣酱产品;产品中异硫氰酸烯丙酯的含量提高到0.85-0.89μL/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代添加芥子油制备风味醇厚芥辣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辣根预处理:将鲜辣根切成薄片,在55℃以下的真空或常压恒温鼓风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然后将干燥的辣根薄片进行粗粉碎,粗粉碎后过100目筛;再采用气流超微粉碎方法对辣根粗粉进行超微粉碎,工艺参数为:工作压力0.5~0.9MPa,分选频率20~30Hz,粉碎1~2次;
(2)该芥辣酱含有以质量计下述比例的配方:辣根粉10%~30%、乳糖0.1%~2%、羧甲基纤维素钠0.1%~1.0%、海藻酸钠0.1%~2%、大豆蛋白0.1%~1%、食用盐0.1%~0.6%、白胡椒0.06%~0.1%、味精0.2%~1%、食用油1%~8%、姜粉0.1%~1%、果汁2%~8%、柠檬酸0.1%-0.5%、抗坏血酸0.04%~0.08%、水50%~70%,柠檬黄、姜黄以及亮蓝按照%计0.01~0.05:0.8~1.2:0.0006~0.001比例调配;
(3)酶解方法:按配方首先将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和大豆蛋白溶解在1/4用水量的50℃热水中,搅拌均匀备用;然后将柠檬黄、姜黄以及亮蓝按照比例配制成色素混合液备用;然后将辣根粉、乳糖、味精、食用盐、白胡椒、食用油、姜粉、果汁、柠檬酸、抗坏血酸溶于余下用水量的水中,加入到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大豆蛋白溶液中,将pH值调至4.0~6.0,最后加入色素混合液搅拌均匀,密封放入均质机中3-5分钟,然后将产品置于40~60℃环境下保温1~3h,即成芥辣酱调味品;产品中的异硫氰酸烯丙酯含量达到0.85-0.89μL/m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替代添加芥子油制备风味醇厚芥辣酱的方法,其特征如下:
(1)辣根经粗粉碎后的气流超微粉碎条件:工作压力0.7MPa,分选频率25Hz,粉碎1-2次,使超微辣根粉中黑芥子酶的活性提高到4.0-4.5U/mL;
(2)该方法含有以下比例的原料及添加剂:辣根粉19%、乳糖2%、羧甲基纤维素钠0.4%、海藻酸钠0.6%、大豆蛋白0.5%、食用盐0.2%、白胡椒0.08%、味精0.4%、食用油7.5%、姜粉0.4%、果汁4%,柠檬酸0.1%-0.2%、抗坏血酸0.04%、柠檬黄、姜黄以及亮蓝按照%计0.01:1:0.0006比例调配,以水补足100%;
(3)灌装完毕后酶解的条件为:温度60℃,时间1h,pH值5.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替代添加芥子油制备风味醇厚芥辣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果汁选用柠檬汁、苹果汁、猕猴桃汁、橙汁、梨汁、蓝莓汁、草莓汁、杨梅汁、桃汁其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嘉豪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未经广东嘉豪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73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