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分选功能的筷子抛光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7037.3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2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郑承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双枪竹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黎双华;徐关寿 |
地址: | 3100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分选 功能 筷子 抛光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竹制筷子加工技术领域,涉及筷子抛光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筷子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筷子的加工过程从原坯开始到成品按照先后顺序,大体上可以分为七大步骤:切坯——将经过初步处理的原料竹片切割成若干条方棱状筷坯;车坯——将筷坯一端用专门车床车削成近似锥形的筷子细端;倒棱——用砂轮或砂带对经过车头的筷坯进行强力打磨,对筷坯棱角进行倒圆处理;截头——从筷坯粗端截断超出设计长度的部分,以形成长短一致的半成品,对于不需要上漆的筷子,一般在截头后,进行粗头成形加工,比如加工出四棱尖顶;抛光——对半成品筷子进行更细腻抛光处理,去除筷子表面的绒毛、细微的凸点等;上漆——在筷子表面涂覆油漆;点头——在平头筷子的粗端截面上点一滴油漆,等晾干后形成一个油漆圆头。
早期的抛光处理,均由工人手工单根操作,抛光效果不一,效率非常低下。近年陆续面市一些用于筷子自动抛光的机械设备,由传送机构将筷子传送到抛光工位进行抛光处理,抛光后传送机构再将筷子送入收料箱。其不足之处在于,筷子被逐一传送,抛光作业多为单根进行。抛光原理与手工抛光基本一致,虽在速度上较手工抛光有所提升,但提升有限。
此外,在对筷子时行上漆时,需要先将筷子批量同向插装在筷架上,以便于手持或夹在专用设备上进行沾漆操作,以及沾漆后放置晾干。在筷架上插装筷子的作业,早期主要由手工完成,效率低下。近年随着科技的进步,专门用于插筷子的机器相继面市。然而,虽然,这些机构在进行筷子插装时效率比手工作业提高很多,但是,在使用时,却需要将待插装的筷的同向放入料斗。对于从上一工序下来的粗细头朝向不一的筷子来说,要将整箱筷子调换至朝向相同后再放入插装机械的料斗,显然需要消耗相当长时间,这极大的限制了筷了插装作业机械化的发展。而且即使是手工插装作业,工人拿起筷子准备插入前,需首先确认其粗细端朝向,对于反向的筷子还需进行翻转等过程,这一确认及翻转的过程同样消耗时间,影响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根据筷子相互摩擦具有抛光作用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可以自动大批量抛光筷子的设备。以提高抛光效率。同时,本发明还根据筷子在拨动或振动作用下向粗端移动的特点,对抛光充备进行改进,使其在抛光同时,自动分离朝向不同的筷子。以实现节省人工成本,提升筷子生产效率及生产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分选功能的筷子抛光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抛光分选装置,以及为抛光分选装置提供动力的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主电机、抛光传动机构和分选传动机构。所述抛光分选装置包括一抛光槽,所述抛光槽底部设有在所述抛光传动机构驱动下沿长度方向平行往复运动的抛光曲板,所述抛光曲板上设有沿宽度方向的柱.0状拱起部件。所述抛光槽对应抛光曲板长边的两侧侧板在所述分选传动机构驱动下间距随抛光曲板往复平动逐渐增大,其最小间距大于单根待抛光筷子的长度,最大间距小于两根待抛光筷子的长度之和。
上述抛光设备在使用时,需首先将大批量筷子(容量由抛光槽长度和高度决定)顺抛光曲板宽度方向放入抛光槽,启动动力系统,所述抛光传动机构开始工作,驱动抛光曲板在抛光槽底部往复平动。抛光槽内的筷子在抛光曲板的拨动下相互摩擦,进而实现表面抛光。同时或抛光一段时间后(先抛光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分选作业,有利于保证抛光效果),分选传动机构开始工作,驱动抛光槽侧板向外侧移动,拉宽抛光槽的宽度。槽内筷子在抛光曲板拨动下沿自身长度方向向粗端随抛光槽侧板移动,待抛光槽内朝向不同的筷子基本被分向两侧,停止动力系统,分别取出被分向两侧的筷子即可。
本发明的抛光设备的抛光原理在于:借助筷子与筷子之间的相互摩擦实现被摩擦面的抛光。虽然抛光进度较专用砂轮或砂带抛光慢很多,但是,当通过设计知当长度的抛光槽,可以一次性抛光相当大批量的筷子,以长高为2m*1m的抛光槽为例,可以一次抛光上万支筷子。即使完成一次抛光需要6-10个小时,其抛光效率也远高于使用砂轮或砂带单根进行抛光的设备。另外,本发明的抛光设备,不需要设计专门传送机构,结构非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还不需要使用砂轮砂带等消耗性抛光工具,使用成本也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双枪竹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双枪竹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70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