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法脱砷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7000.0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8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汪锦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5/14 | 分类号: | C22B15/14;C22B30/04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迎春;李子健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法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火法脱砷的方法,涉及一种对电解液进行诱导脱铜脱砷产生的杂铜板中砷的脱除方法。
背景技术
在阴极铜电解生产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电解液中铜离子浓度会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由于铜阳极板中砷含量较高,随电解的进行,电解液中砷含量也会越来越高,为了保证铜离子浓度符合工艺条件和阴极铜板砷不超标,必须定期对电解液进行诱导脱铜脱砷,由此产生大量的杂铜板。而这些杂铜板中除主体是铜外,还含有约1%~3%的砷,为了变现这部分杂铜板,只得再进入火法进行熔炼,虽然在熔炼过程中砷能挥发一部分,但不能降低的很多,给后续电解还是带来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使杂铜中砷含量,砷的脱除率高,满足后续电解要求的脱除杂铜板中砷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火法脱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脱除过程是将杂铜板熔化后,加入生石灰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渣,将生成的白色渣分离而脱砷。
本发明的一种火法脱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生石灰的重量为杂铜板重量的2%~5%。
本发明的一种火法脱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碳酸钠的重量为杂铜板重量的0.2~0.4%。
本发明的一种火法脱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的时间为20~40min.。
本发明的一种火法脱砷的方法,把杂铜板熔化后,加入生石灰和碳酸钠反应,砷进入形成的渣中分离脱去,通过这种熔炼过程中脱砷的方法,可以使杂铜中砷含量降低到0.2%以下,砷的脱除率达到9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火法脱砷的方法,在把杂铜板熔化后,按杂铜重量的2~5%加入生石灰和0.2~0.4%的碳酸钠,用铜棒搅拌,停止搅拌后,加入的生石灰及碳酸钠形成的含砷渣会慢慢浮到熔体表面,形成白色的渣,通过扒渣,把这部分白色渣取出来,杂铜中砷含量降低到0.2%以下,砷的脱除率达到90%以上。
实施例1
100kg中频炉中投入约80kg杂铜,加热完全熔化后,加入16kg生石灰和1.6kg碳酸钠,用铜棒搅拌,等熔体表面浮起白色渣并不再增多时,把这部分白色渣扒出来,取样水淬后分析其中砷含量,砷含量为0.18%。
实施例2
100kg中频炉中投入约80kg杂铜,加热完全熔化后,加入24kg生石灰和1.6kg碳酸钠,用铜棒搅拌,等熔体表面浮起白色渣并不再增多时,把这部分白色渣扒出来,取样水淬后分析其中砷含量,砷含量为0.18%。
实施例3
100kg中频炉中投入约80kg杂铜,加热完全熔化后,加入40kg生石灰和1.6kg碳酸钠,用铜棒搅拌,等熔体表面浮起白色渣并不再增多时,把这部分白色渣扒出来,取样水淬后分析其中砷含量,砷含量为0.16%。
实施例4
100kg中频炉中投入约80kg杂铜,加热完全熔化后,加入40kg生石灰和1.6kg碳酸钠,用铜棒搅拌,等熔体表面浮起白色渣并不再增多时,把这部分白色渣扒出来,取样水淬后分析其中砷含量,砷含量为0.15%。
实施例5
100kg中频炉中投入约80kg杂铜,加热完全熔化后,加入40kg生石灰和2.4kg碳酸钠,用铜棒搅拌,等熔体表面浮起白色渣并不再增多时,把这部分白色渣扒出来,取样水淬后分析其中砷含量,砷含量为0.12%。
实施例6
100kg中频炉中投入约80kg杂铜,加热完全熔化后,加入40kg生石灰和3.2kg碳酸钠,用铜棒搅拌,等熔体表面浮起白色渣并不再增多时,把这部分白色渣扒出来,取样水淬后分析其中砷含量,砷含量为0.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70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