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墨用非水系油墨组合物及喷墨记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6787.9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2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牧;棹亮人;户村一正;窪田健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D11/02 | 分类号: | C09D11/02;B41M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金世煜;苗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 水系 油墨 组合 记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用非水系油墨组合物、及使用它的喷墨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在被记录介质上记录具有金属光泽的图像的方法,一直在使用以下方法:使用了由黄铜、铝粒子、银粒子等制成的金粉、银粉的油墨的涂布,使用了金属箔的烫印或热转印方式等。
近年,印刷中喷墨方式的应用例较为常见,作为其中之一有金属印刷。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烷撑二醇等有机溶剂为基础的铝颜料分散液以及含有该分散液的非水系油墨组合物。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747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使用含有现有的由铝等金属制成的颜料(以下,也简称为“金属颜料”)的非水系油墨组合物在被记录介质上记录金属光泽图像时,由于非水系油墨组合物所含的有机溶剂中的大部分向被记录介质的内部浸透或挥发,所以在被记录介质的表面几乎不存在。于是,在被记录介质的表面,金属颜料处于暴露的状态,但由于金属颜料对被记录介质的定影性不太好,所以存在金属光泽图像的耐擦性变差的问题。
另一方面,含有现有的金属颜料的非水系油墨组合物,在长期保存中因金属颜料的凝结等而产生品质劣化等保存稳定性存在问题。像这样保存稳定性受损的非水系油墨组合物不仅无法得到良好的金属光泽图像,甚至从喷墨打印机的记录头喷出也变得困难。
本发明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本发明涉及的方式之一是提供能够得到金属光泽图像的耐擦性优异的记录物的喷墨用非水系油墨组合物、及使用它的喷墨记录方法。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方式之一是提供能得到金属光泽图像的耐擦性优异的记录物且长期保存稳定性优异的喷墨用非水系油墨组合物、及使用该非水系油墨组合物的喷墨记录方法。
本发明可作为以下方式或适用例而实现。
适用例1
本发明涉及的喷墨用非水系油墨组合物的一个方式,其特征在于,
含有光亮性颜料和下述通式(1)表示的溶剂。
(式(1)中,R1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基,R2和R3表示甲基或乙基。)
根据适用例1的喷墨用非水系油墨组合物,通过含有上述通式(1)表示的溶剂,例如在含有氯乙烯系树脂等的被记录介质中,能得到金属光泽图像的耐擦性优异的记录物。
适用例2
根据适用例1所述的喷墨用非水系油墨组合物,其中,上述光亮性颜料可以为铝或铝合金。
适用例3
根据适用例1或适用例2所述的喷墨用非水系油墨组合物,其中,可进一步含有具有脂环结构的饱和烃。
根据适用例3的喷墨用非水系油墨组合物,通过进一步含有具有脂环结构的饱和烃,例如在含有氯乙烯系树脂等的被记录介质中,能得到金属光泽图像的耐擦性优异的记录物,并且能得到良好的长期保存稳定性。
适用例4
根据适用例3所述的喷墨用非水系油墨组合物,其中,上述具有脂环结构的饱和烃的碳原子数为8~12。
适用例5
根据适用例3所述的喷墨用非水系油墨组合物,其中,上述具有脂环结构的饱和烃是从环辛烷、环壬烷、环癸烷、环十一烷和环十二烷中选择的至少1种。
适用例6
本发明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的一个方式,其特征在于,
喷出适用例1~适用例5中任一个例子的非水系油墨组合物的液滴,使该液滴附着于被记录介质的表面来记录图像。
根据适用例6的喷墨记录方法,因为使用上述喷墨用非水系油墨组合物,所以在含有例如氯乙烯系树脂等的被记录介质中,能得到金属光泽图像的耐擦性优异的记录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不改变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实施的各种变形例。
1.喷墨用非水系油墨组合物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用非水系油墨组合物(以下,也简称为“非水系油墨组合物”)至少含有光亮性颜料和后述的特定溶剂。在本发明中,“非水系油墨组合物”是指制造油墨组合物时没有有意地添加水这种程度的意思,可含有在制造或保管油墨组合物时不可避免地混入的微量的水分。
以下,对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各成分进行详细说明。
1.1.溶剂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非水系油墨组合物至少含有下述通式(1)表示的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67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气人造革
- 下一篇:一种聚氨酯合成革粘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