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玉米芯栽培鸡腿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6770.3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2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窦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海虞茶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A01G31/00;C05G3/00;C05G3/04;C05F1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汪发春 |
地址: | 2155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玉米芯 栽培 鸡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玉米芯栽培鸡腿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鸡腿菇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珍稀食用菌,具有培养料来源广泛、栽培方法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玉米是中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据统计,96年中国玉米总产量为1.27亿吨.97年玉米总产为1.04亿吨,98年玉米总产量在1.20亿吨以上。在进行玉米加工的同时,会有大量的下脚料玉米芯产生。按3kg玉米产1kg玉米芯计算,每年中国大约可均产玉米芯0.4亿吨左右,而且在今后的发展中将继续维持这一水平。目前中国对玉米芯的利用相对来说还很少,基本上处于低水平的初加工阶段。据不完全统计,1990年中国玉米产量为0.988亿吨,玉米芯为0.326亿吨左右,可仅有40-50万吨用于糠醛、木糖醇及酚类生产。以玉米芯为原料生产食用菌极少,绝大部分作为农家燃料被烧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玉米芯栽培鸡腿菇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培养料采用以下配方:(1)菇菌糠料40%~50%,玉米芯40%~50%,腐熟鸡粪5%~10%,麸皮5%~10%,石灰4%,料水比为1∶1~2;(2)玉米芯80%、生石灰3%~5%、麦麸15%、磷肥1%~5%、石膏1%、加水比例为1∶1~2;(3)玉米芯78%,、麦麸18%、石膏1%、石灰3%、多菌灵0.1%、水120% ~140%;按配方称好玉米芯、麦麸、石膏、石灰等主料与辅料,翻料2次,边翻堆边向培养料中喷水,喷水要均匀,拌匀调至培养料含水量65%,建堆后,在料堆上打数个孔,最后盖上塑料薄膜,堆温可长高到50~65 ℃,及时进行翻堆3 次,发现料堆上有害虫的幼虫,可用500倍液敌百虫喷洒料堆,并立即盖上塑料薄膜;栽培采用袋栽或阳畦栽培;袋栽选择聚乙烯塑料栽培袋分4层播种,通常3层料4层菌种,中间两层菌种量占全袋用种量的40%,两端用种量占全袋用种量的60%,阳畦栽培包括作畦播种、覆土发菌;幼蕾期最适宜的温度为20℃、湿度90%左右,幼菇期温度20℃左右、湿度85%~95%,进入成菇期,棚温可保持在15~20℃左右、湿度85%~95%;采菇的最佳时期为菌环尚未松动脱落、菌盖未开之前,以后每采一潮菇补水一次,并补营养土适量, 采收时一手按菇体一侧的覆土,一手轻摇后取出,采收后及时清理料面上的菇根等杂物,然后再覆1~2cm土,喷水后待第2茬菇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培养料采用以下配方:(1)菇菌糠料40%~50%,玉米芯40%~50%,腐熟鸡粪5%~10%,麸皮5%~10%,石灰4%,料水比为1∶1~2;(2)玉米芯80%、生石灰3%~5%、麦麸15%、磷肥1%~5%、石膏1%、加水比例为1∶1~2;(3)玉米芯78%,、麦麸18%、石膏1%、石灰3%、多菌灵0.1%、水120% ~140%;按配方称好玉米芯、麦麸、石膏、石灰等主料与辅料,翻料2次,边翻堆边向培养料中喷水,喷水要均匀,拌匀调至培养料含水量65%,建堆后,在料堆上打数个孔,最后盖上塑料薄膜,堆温可长高到50~65 ℃,及时进行翻堆3 次,发现料堆上有害虫的幼虫,可用500倍液敌百虫喷洒料堆,并立即盖上塑料薄膜;栽培采用袋栽或阳畦栽培;袋栽选择聚乙烯塑料栽培袋分4层播种,通常3层料4层菌种,中间两层菌种量占全袋用种量的40%,两端用种量占全袋用种量的60%,阳畦栽培包括作畦播种、覆土发菌;幼蕾期最适宜的温度为20℃、湿度90%左右,幼菇期温度20℃左右、湿度85%~95%,进入成菇期,棚温可保持在15~20℃左右、湿度85%~95%; 出菇期菇棚温度应控制在15℃~2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为宜,湿度小时可喷水增湿,湿度大时掀帘通风,避免造成畸形菇。菇棚内应给于适度的散射光照射,可使子实体肥大、嫩白。覆土10-15d后当发现菌丝爬上土层时再喷1次水,经5℃温差刺激,会很快出现菇蕾,正常情况下,从现蕾到采收需要10-15d。采菇的最佳时期为菌环尚未松动脱落、菌盖未开之前,以后每采一潮菇补水一次,并补营养土适量, 采收时一手按菇体一侧的覆土,一手轻摇后取出,采收后及时清理料面上的菇根等杂物,然后再覆1~2cm土,喷水后待第2茬菇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海虞茶叶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海虞茶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67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整用户QoS策略的方法、系统及PCRF
- 下一篇:一种寻呼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