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水补水多功能软水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6515.9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5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胡霄宗;胡继宗;涂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亚东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74 | 分类号: | F16K11/074;F16K3/30;B01D35/02;C02F1/42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戚秋鹏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水 多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用的多功能软水阀。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应用中,经常要用到多功能软水阀,特别是在软化水领域中,常用多功能软水阀来实现软化、反冲洗、吸盐再生、原水补水、正洗等功能。由于平面密封多路阀结构简洁,可靠性高,近年来日渐成为多功能控制阀领域的主要阀种之一。首先,平面密封多路阀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平面阀在盐箱补水的同时排污口排水,这不仅影响了盐箱补水的速度,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其次,在补水时,可以采用原水补水和软水补水两种,也就是说:注入到盐箱中的水是未经软化的原水还是经过树脂软化后的软水,软水制成的再生盐水不但能使再生效率提高,而且不会在盐箱中留下残余硬度和污迹;第三,在盐箱补水时,软化阀不能向用户提供软水;第四,在固定床软化流程中,吸盐再生分为顺流再生和逆流再生两种,顺流再生是盐水从树脂层的上部向下流动,而逆流再生则是盐水从树脂层的下部向上流动,相比顺流再生,在逆流再生下,盐水可以把树脂层漂浮起来,使得盐水和树脂更充分地接触,从而使得树脂的再生效果变得更佳,同时节约用盐,节约用水。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软水补水多功能软水阀,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软水补水和软水补水的同时向用户提供软水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水补水多功能软水阀,包括阀体、盖子、射流器、置于阀体内的采用端面转动密封配合的定阀片和动阀片,动阀片和阀杆相连接,所述的软水阀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滤芯外侧接口、滤芯内侧接口和吸盐口,在软水阀内还设置有与射流器相连通的射流器出口和射流器入口流道,定阀片上设置有七个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通过阀体内部流道,所述七个通孔中的每一个通孔分别和出水口、射流器出口、射流器入口、滤芯外侧接口、滤芯内侧接口中的一个口相连通;所述动阀片上设置有与进水口相连通的进水通道,动阀片上还设置有导通盲孔和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排污口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定阀片上的七个通孔呈环状分布。
进一步,所述定阀片上的七个通孔分布在内外两个圆环上。
进一步,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设置在内圆环上,第七通孔设置在外圆环上。
进一步,第一通孔设置在内外圆环上,第二通孔设置在外圆环上,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设置在内圆环上,第七通孔设置在外圆环上。
进一步,所述排污通道为排污通孔,所述排污口设置在盖子上,所述排污通孔依次通过阀杆上的第一排污通孔和盖子上的第二排污通孔连通到排污口。
进一步,所述排污通道为排污通孔,所述排污口设置在阀体上,所述排污通孔依次通过阀杆上的第一排污通孔和盖子上的第二排污通孔连通到排污口。
进一步,所述排污通道为排污盲孔,排污盲孔的一端位于动阀片的中心,所述排污口设置在阀体上,所述定阀片的中心上还设置有第八通孔,排污盲孔通过第八通孔与排污口相连通。
进一步,在阀体内,所述定阀片上的第一通孔与滤芯外侧接口相连通,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互相连通并且与滤芯内侧接口相连通,第四通孔与射流器出口相连通,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互相连通并且与射流器入口相连通,第七通孔与出水口相连通。
进一步,在阀体内,所述定阀片上的第一通孔与滤芯内侧接口相连通,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互相连通并且与滤芯外侧接口相连通,第四通孔与射流器出口相连通,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互相连通并且与射流器入口相连通,第七通孔与出水口相连通。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新型流道结构,实现了盐箱软水补水、盐箱软水补水的同时提供软水、逆流吸盐再生等功能,实用、流量大、节约用水、节约用盐、环保、使用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阀体俯视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二的定阀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二的动阀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在软化运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二在软化运行状态下动、定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在反冲洗运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一、二在反冲洗状态下动、定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一在吸盐逆流再生运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亚东塑业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亚东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65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停车架
- 下一篇:一种基于超声波的汽车防撞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