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LED灯来促进植物生长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086369.X | 申请日: | 2012-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4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超;佘新;丁娟娟;耿凤展;曹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A01G9/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21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led 促进 植物 生长 方法 | ||
1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照明产品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涉及一种通过LED远红光来促进植物生长的方法。
2背景技术
光是自然界中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它不但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辐射能,而且还作为环境信号调节植物整个生命周期的许多生理过程。如种子萌发、植株生长、花芽分化以及器官衰老等。这种由光调节植物生长、分化与发育的过程称为植物的光形态建成或称光控发育作用。光控制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化的过程为光的低能反应。光在此起信号作用,信号的性质与光的波长有关,植物体通过不同的光受体感受不同性质的光信号,光质对植物的生长、形态建成、光合作用、物质代谢以及基因表达均有调控作用。
当前全球能源短缺的忧虑再度升高的背景下,节约能源是我们未来面临的重要的问题,在照明领域,LED发光产品的应用正吸引着世人的目光,LED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光源产品,必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二十一世纪将进入以LED为代表的新型照明光源时代。LED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等特点。随着LED生产技术的提高及其价格的不断下降,LED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现代科技可以让让植物在没有太阳或日照不足的情况下,人为创造光源(模拟太阳光),让蔬菜和花卉等植物完成光合作用,促进生长。目前,世界范围的种植业、养殖业大都借助于化学类抗生素、助长剂、农药等来促进动植物的生长,虽然效果明显,但往往造成农化残留超标、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生态环保、无毒害、无残留、无污染的促进植物生长的方法。
3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LED远红光来促进植物生长的方法,其应用可使蔬菜幼苗茎或下胚轴快速伸长,在短期内获取大量规格一致的优良苗株,促进某些蔬菜提早上市;在花卉应用上,可促进鲜切花茎的生长,缩短生长周期,提高切花的质量和商品性。
该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通过LED灯来促进植物生长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在植物生长的光期结束时给予LED远红光照射来实现,使用光强为5~200umol/m2·s-1,光照时间为5~30min。
所述的LED灯为面板灯,主要由LED远红光芯片和铝合金型材制成,LED远红光波长范围在700~800nm,最大吸收波长在730nm附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通过LED灯来促进植物生长的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产生副作用的弊端,用光来调控植物形态发育,是一种安全有效、生态环保、无毒害、无残留、无污染的促进植物生长的方法。
2、本发明提供的这种LED灯板光质纯,节能环保,制作工艺简单。可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进行变型,如制成可移动式的灯条,在温室中大规模使用。
3、本发明提供的这种促进植物生长的方法在较低的光量下即可达到目的,经济实惠。
4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LED灯的结构示意图,由1-LED红光芯片、2-铝合金型材和3-控制系统等组成。
5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所述是对本发明的介绍,而非限定。
实施例1
通过LED灯来促进植物生长的方法,该实施例中的植物为培养在温室内的南瓜幼苗,具体的应用方法为:
将育苗基质装入50孔穴盘中,播种后浇透水。出苗待子叶展平后挑选大小均一的幼苗,分成两组,每组15株,设为对照组和处理组。
每天18:30将处理组幼苗给予LED远红光照射10min,光照强度为5umol/m2·s-1,随后将处理组进行黑暗处理,对照组在18:30时不做LED远红光处理,直接进入黑暗处理。第二天早上7:00将两组幼苗见光。
水肥管理:每天上午浇一次营养液(mg/l):62NO3-N,15NH1-N,22P,112K,12Mg,62Ca,49S和13Cl。
具体的效果对比如下表所示:
表1对照与处理组南瓜幼苗下胚轴长度比较(单位:mm)
注:表中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1%水平上有极显著差异。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63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洗线生产工艺
- 下一篇:单相电机起动运行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