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紧凑型高隔离度超宽带双波段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5970.7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0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于兵;葛俊祥;周俊萍;李家强;周勇;王峰;王友保;祁博宇;成浩;王金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2;H01Q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004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凑型 隔离 宽带 波段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高隔离度超宽带双波段天线,具体地说是一种紧凑型高隔离度超宽带双波段天线,属于平面逆F天线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器件朝着小型化、微型化方向, 以及扩频、 跳频技术的应用,对通信设备的宽带化和小型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UWB ( ul-tra wide band,超宽带) 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保密性好、平均功率密度小、抗多径干扰能力强等许多优点,是21 世纪通信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它的发展也要求与之相适应的超宽带天线技术。超宽带天线设计是超宽带通信技术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在无线通信、无线接入、电子对抗等系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超宽带天线如对数周期天线、等角螺旋阿基米德螺旋天线等,馈电网络设计复杂,尺寸较大,不满足低功率短距离个人通信应用对超宽带天线的小型化要求,且相位中心不固定,应用于脉冲无线电系统中传输时域短脉冲信号时有较严重的失真。
逆F天线质量小,平面结构易于集成,天线频带能覆盖多个通信频段,可以减少通信系统所需天线的数目,进而降低系统造价,并有利于系统的电磁兼容。因此,与传统超宽带天线相比,逆F天线极具研究前景和实用意义。
基于IEEE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允许在局域网络环境中使用无需授权的2.4GHz或5.3GHz射频波段进行免费无线连接。在实际应用中,2.4GHz波段常常拥挤不堪,因而提出了双波段超宽带工作天线。该类天线可以同时工作在2.4GHz和5.3GHz波段,大大提高了局域网无线通信的容量和质量。但双波段天线由于5.3GHz与2.4GHz波段频率相差几乎2倍,具有较强的互耦,常常导致天线无法在双波段下同时正常工作。目前一般是设计具有两辐射单元的天线,分别工作在5.3GHz和2.4GHz波段。为提高隔离度,通常将2个辐射单元的间距加大,但这大大增加了天线的尺寸,并且驻波比系数较大。因此设计具有高隔离度的紧凑型超宽带双波段天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在高隔离度(<-15dB)下实现双波段(2.4GHz和5.3GHz)工作的紧凑型超宽带天线。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紧凑型高隔离度双波段超宽带天线,包括天线基板、以及与基板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且相互并排放置的三个辐射元件,基板的底面作为接地面;其中,第一辐射元件由一L形金属条与一半圆形金属块相连构成,所述半圆形金属块为第一辐射元件的辐射末端;第二辐射元件由一个S形金属条与一矩形金属块相连构成,所述矩形金属块为第二辐射元件的辐射末端;第三辐射元件由一L形金属条与一椭圆形金属块相连构成,所述椭圆形金属块为第三辐射元件的辐射末端;第一辐射元件和第三辐射元件分别对称布置在第二辐射元件的两侧,所述三个辐射元件的馈电端分别与基板相连。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种紧凑型高隔离度双波段超宽带天线,所述第一辐射元件工作在2.4GHz波段,第三辐射元件工作在5.3GHz波段,第二辐射元件工作在4.2GHz波段。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种紧凑型高隔离度双波段超宽带天线,所述天线基板用金属材料制成,厚度在0.2mm~0.5mm,位于基板的边缘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同轴电缆焊接固定点。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种紧凑型高隔离度双波段超宽带天线,所述第一辐射元件和第二辐射元件采用同轴电缆馈电且共用一个馈电端,馈电端位于第一辐射元件的L形金属条与第二辐射元件的S形金属条的连接处。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种紧凑型高隔离度双波段超宽带天线,所述第三辐射元件采用同轴电缆馈电,馈电端位于构成所述第三辐射元件的L形金属条与椭圆形金属块的连接处。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采用三辐射元件天线技术,其紧凑结构使得整个UWB天线可以工作在双波段(2.4GHz和5.3GHz),隔离度小于-15dB,驻波比小于2,增益约为4dBi,天线效率大于65%。
附图说明
图1是双波段UWB天线平面示意图。
图2是天线基板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辐射元件3、4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辐射元件5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辐射元件3、4馈电端为P1端口、辐射元件5馈电端为P2端口情况下的S参数曲线图。
图6是辐射元件3、4馈电端为P1端口、辐射元件5馈电端为P2端口情况下的驻波比曲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59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电导线除冰器
-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