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5957.1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6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易伟春;曾鑫;谭语;章贤哲;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02D15/02;E21D13/04;G05D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量 控制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喷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隧道全断面混凝土喷射作业、道路边坡支护混凝土喷射作业、地下大型洞室混凝土喷射作业中,会用到干喷机、湿喷机或者混凝土喷射机。其中,湿喷方式的设备进行喷射作业时,通过泵送设备输出混凝土,通过速凝剂泵输出速凝剂,混凝土和速凝剂在喷嘴处混合后输出。湿喷方式在大规模喷射作业时具有很大优势:粉尘少、回弹低、物料拌和均匀、质量易管理、性能稳定、混凝土强度高。
由上可见,在使用湿喷方式的设备进行喷射作业时,混凝土与速凝剂要混合后输出,混凝土和速凝剂应保持合理的混合比例,才能达到较好的喷射效果,且能够避免混凝土和速凝剂的浪费。现有技术尚未提出如何将混凝土和速凝剂保持在合理的混合比例的具体实现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排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将混凝土和速凝剂保持在合理的混合比例。
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排量控制方法,包括:通过置于泵送设备上的第一检测装置检测泵送设备在规定时间长度内的混凝土排量,以及通过置于速凝剂泵上的第二检测装置检测速凝剂泵在规定时间长度内的速凝剂排量;根据检测出的混凝土排量和速凝剂排量,确定混凝土和速凝剂的实际混合比例;当确定出的实际混合比例不满足预设条件时,调节速凝剂泵的速凝剂排量和/或调节泵送设备的混凝土排量。
一种排量控制装置,包括:混凝土排量检测设备,用于通过置于泵送设备上的第一检测装置检测泵送设备在规定时间长度内的混凝土排量;速凝剂排量检测设备,用于通过置于速凝剂泵上的第二检测装置检测速凝剂泵在规定时间长度内的速凝剂排量;实际混合比例确定设备,用于根据混凝土排量检测设备检测出的混凝土排量和速凝剂排量检测设备检测出的速凝剂排量,确定混凝土和速凝剂的实际混合比例;排量调节设备,用于当实际混合比例确定设备确定出的实际混合比例不满足预设条件时,调节速凝剂泵的速凝剂排量和/或调节泵送设备的混凝土排量。
一种排量控制系统,包括泵送设备、置于泵送设备上的第一检测装置、速凝剂泵、置于速凝剂泵上的第二检测装置和上述排量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置于泵送设备上的第一检测装置检测泵送设备在规定时间长度内的混凝土排量,以及通过置于速凝剂泵上的第二检测装置检测速凝剂泵在规定时间长度内的速凝剂排量,然后根据检测出的混凝土排量和速凝剂排量,确定混凝土和速凝剂的实际混合比例,当确定出的实际混合比例不满足预设条件时,调节速凝剂泵的速凝剂排量和/或调节泵送设备的混凝土排量。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能够实时检测泵送设备的混凝土排量和速凝剂泵的速凝剂排量,得到混凝土和速凝剂的实际混合比例后,和预设条件进行比较,若不满足预设条件,则实时调节速凝剂泵的速凝剂排量和/或调节泵送设备的混凝土排量,从而能够精确地将混凝土和速凝剂保持在合理的混合比例,保证了混凝土喷射作业的效果,并避免了混凝土和速凝剂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排量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一接近开关的安装位置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一接近开关的安装位置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速凝剂泵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速凝剂泵的正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二接近开关的安装位置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二接近开关的安装位置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排量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排量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排量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个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主要实现原理、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对应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进行详细地阐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出了一种排量控制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排量控制装置11、泵送设备12、置于泵送设备12上的第一检测装置13、速凝剂泵14、置于速凝剂泵14上的第二检测装置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59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