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滚切式金属板剪切机的双向卸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5744.9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5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楚志兵;范沁红;黄庆学;黄志权;任志峰;李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43/20 | 分类号: | B21D43/2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滚切式 金属板 剪切 双向 卸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板剪切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滚切式金属板剪切机的双向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在金属板剪切机生产中,切除头尾的卸料装置是必备的设备。传统的卸料装置都是用电机驱动转轴,带动卸料盘翻转卸料,再配备一个料筐将切除的头尾收集运走。被切除的料头、料尾部分只能向一个方向的料筐翻倒,其缺点是机械驱动机构复杂,设备重量大,在生产节奏高时会使料头、料尾堆积,导致设备停机,影响正常生产。为了克服这种问题,往往都配备了两套驱动装置及两套料筐收集装置,造成设备投资较大,事故点增多。同时,传统卸料装置的卸料盘设计为一宽幅两边向外翘的“U”形板或“L”形板,使用“U”形板致使卸料过程中钢板下滑不顺畅,使用“L”形板落料时撞击力大,噪音污染大,设备损坏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及设备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单驱动的双向卸料装置,可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如图1、2所示,它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卸料盘、起接料缓冲作用的溜板及接料筐。其结构特征是可以左右两侧翻转卸料的卸料盘1通过第一上支座2.1、第一下支座2.2和第一铰接轴3与底座9固定连接在一起,底座9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地基11上,在卸料盘1中心线的左侧或右侧,通过第二上支座4和第二铰接轴5与垂直安装的液压缸6的活塞杆相铰接,液压缸6的底端与安装在底座9上的底支座8相铰接,在底座9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上表面向外倾斜、倾斜角为 的左侧溜板10.1和右侧溜板10.2,卸料盘1左右侧外缘分别与左侧溜板10.1和右侧溜板10.2的内缘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在左侧溜板10.1和右侧溜板10.2的下方位分别安装有左接料筐12.1和右接料筐12.2,左右接料筐的开口向内倾斜,倾斜角,其箱底为“∧”形,倾斜角度为。安装的位置为,为左右接料筐中心线到卸料盘中心线距离,为左右接料筐中心线到溜板外缘的距离,为左右溜板外缘到卸料盘中心线的距离。卸料盘1的横断面为曲弧线,如图4所示,曲弧线的形状为,x为卸料盘1宽度方向坐标, y为卸料盘1高度方向坐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简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双向卸料装置出料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卸料盘横截面曲弧线图;
图中:1—卸料盘;2.1—第一上支座;2.2—第一下支座;3—第一铰接轴;4—第二上支座;5—第二铰接轴;6—液压缸;7—第三铰接轴;8—底支座;9—底座;10.1—左侧溜板;10.2—右侧溜板;11—地基;12.1—左接料筐;12.2—右接料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当卸料盘1上接收的料头、料尾需要卸料时,可操纵液压缸6升出或收回,带动卸料盘1向左或向右翻转,实现向左或向右翻转卸料,料头、料尾从卸料盘1中倒出,落在左侧溜板10.1或右侧溜板10.2上,经缓冲落入左接料筐12.1或右接料筐12.2内,当一侧的接料筐装满后,可以操纵液压缸6使卸料盘1向另外一侧翻转卸料,实现交替卸料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57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盾构单井整体始发皮带机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光源干涉光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