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汽油添加剂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5272.7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4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德;杨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兴德;杨学 |
主分类号: | C10L1/182 | 分类号: | C10L1/182;C10L1/19;C10L1/10;C10L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21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汽油 添加剂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汽油添加剂产品的生产及调配方法,属新能源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在各种替代能源中,车用燃料及添加剂产品是研究和开发的重点。车用燃料基本来自石油。在中国的石油消耗中,交通运输占到50%左右。进入2000年以后,中国汽车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时期,近年增幅超过30%。2003年与上年同比,汽车产量增长35.20%,销售量增长34.21%。特别是轿车,产量增幅达84.7%。据汽车行业部门的预测,在未来20年中,中国的汽车拥有量将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以上。中国于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到2003年10年间中国石油需求量几乎翻了一倍。2004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已达1.23亿吨,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超过40%。目前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在45%左右,到2020年,这一比例还会提高。有关部门的粗略统计,在2004年一年内,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原因,引起中国增加支付金额达60亿到80亿美元,相当于2000万待业职工一年的低保费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由于中国石油进口持续大幅度增加,国际原油价格将稳定攀升100美元/桶以上。还有专家分析,发达国家将把石油价格不断推升,作为压制中国、印度等后发展国家的重要手段。随着国际油价上涨,进口石油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都受到严峻挑战,寻找替代石油资源是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
目前世界通用的汽油添加剂产品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添加剂产品生产成本 高、使用成本高、功效单一、节油代油效果不明显、使用方式单一、市场需求量小等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研发一种生产成低、节油代油效果好、多种功效、即可节油、也可代油、即可在汽油中添加使用、也适用于配制各种型号的醇基车用燃料、民用醇基燃料,具有使用成本低的新型汽油添加剂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新型汽油添加剂配方由稀释剂、复合添加剂两部分组成,稀释剂=95-99,复合添加剂=1-5(均为体积配比)。稀释剂是由燃料甲醇、轻汽油(或石脑油、轻质油、或碳4-碳9油)组成,燃料甲醇∶轻汽油(或石脑油、轻质油、或碳4-碳9油)=50-85∶15-50(均为体积配比);复合添加剂的质量配比为:
1.叔丁醇:20-30
2.异丙醇:5-15
3.碳酸二甲酯:5-15
4.异丁醇:5-15
5.低温启动剂:5-15
6.清净剂:0.1-0.2
7.腐蚀抑制剂:0.05-0.1
8.增热剂:20-35
9.助燃剂:0.5-1.5
10.抗爆震剂:0.01-0.03
11.着色剂:0.0001-0.0002
新型汽油添加剂的配制方法:
A.稀释剂的配制方法:
在常温常压下量取燃料甲醇(燃料甲醇质量符合国标)50-85,放入混合反应罐中,再量取轻汽油(93#石化汽油、或石脑油、或碳4-碳9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15-50,放入混合反应罐中,混合均即为稀释剂。可使用质量或体积配比。
B.复合添加剂的配制方法:
在常温常压下按下列质量配比和次序在混合反应罐中进行配制,混均即为复合添加剂。
1.叔丁醇:20-30
2.异丙醇:5-15
3.碳酸二甲酯:5-15
4.异丁醇:5-15
5.低温启动剂:5-15
6.清净剂:0.1-0.2
7.腐蚀抑制剂:0.05-0.1
8.增热剂:25-35
9.助燃剂:0.5-1.5
10.抗爆震剂:0.01-0.03
11.着色剂:0.0001-0.0002
C.新型汽油添加剂的配制方法:
在常温常压下按下列体积配比和次序在混合反应罐中进行配制混合。
1.稀释剂:95-99
2.复合添加剂:1-5
上述的新型汽油添加剂产品可直接用于各种点燃式汽油机作燃料使用,替代石化汽油;也可以任何比例添加到石化汽油中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A.稀释剂的配制方法:燃料甲醇50%,石脑油50%。以体积比计,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混均即成稀释剂。
B.复合添加剂的配制方法:在常温常压下按下列质量配比和次序在混合反应罐中进行配制,混均即为复合添加剂。
1.叔丁醇: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兴德;杨学,未经李兴德;杨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52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滑保温滑雪手套
- 下一篇:视频钢管跟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