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花草蜜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4678.3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9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逸;徐新颜;庞莉莉;张琦;潘柳;包振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2/52;A23L2/66;A23L1/30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草 保健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美容和保健功能的花草蜜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玫瑰精油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精油,它具有活血调经、理气平肝、美容养颜的功效,是女性保健佳品。平均4-5吨的玫瑰花瓣才能提炼约1公斤的玫瑰精油,每公斤价格高达上千元到上万元,其价格之高令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玫瑰花露是玫瑰精油的副产物,它含有微量的精油成分,同时含有小分子的芳香物质和玫瑰花中的水溶性易挥发物质。在玫瑰精油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玫瑰残渣和玫瑰水都作为废料、废水处理,这就造成了资源浪费。
蜂蜜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花蜜在蜂巢中酿制而成,包括薰衣草蜜、益母草蜜、紫云英蜜、黄连蜜等多个品种,具有清热、杀菌、利尿、调经、润燥等多种功能,是具有保健功能的佳品。
乳铁蛋白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日本研究人员对乳铁蛋白的服用量进行了探讨,发现正常人每天服用150mg即可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目前一些含玫瑰饮料的研制,大都是利用玫瑰花瓣萃取玫瑰汁,工序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花草蜜保健饮料。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该饮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玫瑰花露这一工业副产物加以利用,添加玫瑰精油、蜂蜜、乳铁蛋白等,制备一种可对人体起保健功能的花草蜜饮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花草蜜保健饮料,其特征在于该饮料的组成和质量百分含量为:
玫瑰花露: 10%-20%; 玫瑰精油: 0.005%-0.01%
蜂蜜: 0.5%-1.5%; 食用乙醇: 0.5%-1%
维生素C: 0.05%-0.1%; 乳铁蛋白: 0.015%-0.02%
水: 余量。
上述的玫瑰花露可以为工业生产玫瑰精油的副产物。
上述的蜂蜜可以为薰衣草蜜、益母草蜜、紫云英蜜、黄连蜜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制备上述的一种花草蜜保健饮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将上述组分按配比混合,均质,灌装,灭菌,包装。
本发明的花草蜜保健饮料中还可以根据口味和口感,添加各种添加剂,如:阿斯巴甜、柠檬酸、各种色素、果冻粉等。
在上述制备工艺中,巴氏灭菌的温度为75-90℃,保温15-16s,既可以达到杀菌目的,又不破坏饮料中各种成分的营养价值。因饮料中含有精油和蜂蜜,故包装材料不能使用塑料瓶,而是选择玻璃瓶、金属罐、纸质包装盒等。
本发明对玫瑰花露进行回收利用,以其为主要配料,加入蜂蜜和乳铁蛋白等,制备一种兼具美容养颜和保健功能的花草蜜保健饮料。
本发明相比其他的保健饮料有以下优点:
1、来源方便,成本低廉。主要原料来自于玫瑰精油副产物玫瑰花露,能较好地开发利用玫瑰花露,避免资源浪费。
2、特添加了蜂蜜,其花草香气和多种功效更强化了花草蜜饮料的感官价值和保健价值。
3、特添加了乳铁蛋白,其抗氧化、抗菌、调节免疫力的功能强化了花草蜜饮料的保健价值。
4、制备工艺简单。
5、饮料是美容养颜和保健佳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结合具体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述,但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一:
(1)将10μl玫瑰精油溶于1ml食用乙醇,与40 ml玫瑰花露、2g薰衣草蜜、0.03g乳铁蛋白、0.15g玫瑰色素、0.05g维生素C混合,用纯净水定容到200 ml,即配制成花草蜜保健饮料半成品;
(2)将上述半成品送入均质器,均质至外观色泽均一;
(3)均质后放入常压灌装机中,进行灌装;
(4)将灌装饮料进行巴氏灭菌,杀菌温度为75℃,保温15s;
(5)包装,将饮料装入玻璃瓶中。
本实例所制备的花草蜜保健饮料所用的蜂蜜为薰衣草蜜,为蜜蜂采自薰衣草花酿制而成,薰衣草为“香草之后”,薰衣草蜜香气浓郁,可改善粉刺、脓肿、湿疹、平衡油脂分泌,是青春期女性保健佳品。本饮料呈浅红色,香气较浓,酸甜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46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