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永磁体固定结构、固定方法以及包括该结构的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3771.2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8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傅鹏;张治平;钟瑞兴;蒋彩云;蒋楠;谢蓉;闫秀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8 | 分类号: | H02K1/28;H02K1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永磁体 固定 结构 方法 以及 包括 | ||
1.一种电机永磁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
转子铁芯(20);
永磁体(40),覆盖在所述转子铁芯(20)的外表面上;以及
复合材料层(30),包括围绕所述永磁体(40)外表面设置的扩幅纤维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永磁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幅纤维束为扩幅碳纤维束(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永磁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幅碳纤维束(31)的宽度为9~11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永磁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扩幅纤维束层叠交错缠绕在所述永磁体(40)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永磁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层(30)还包括浸润所述扩幅纤维束的树脂基体。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永磁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20)侧壁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沿所述转子铁芯(20)轴向方向延伸,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复合材料层(30)内表面相贴合,将所述复合材料层(30)内表面与所述转子铁芯(20)外表面之间的空隙分割成若干独立的空间,所述永磁体(40)设置在所述独立空间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永磁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为条状凸起,所述条状凸起沿轴向方向的长度与所述转子铁芯(20)沿轴向方向的长度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永磁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为沿所述转子铁芯(20)的轴向方向粘贴在其外壁上的铝条(80)。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永磁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永磁体固定结构还包括保护套(50,60),所述保护套(50,60)与所述转子铁芯(20)两端固定连接,压紧所述复合材料层(30)。
10.一种电机,包括电机永磁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永磁体固定结构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永磁体固定结构。
11.一种电机永磁体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纤维束进行上浆扩幅处理,形成扩幅纤维束;
步骤2.将若干所述扩幅纤维束缠绕在所述永磁体(40)外表面,形成纤维预成型体;
步骤3.采用树脂膜渗透成型工艺在所述纤维预成型体上形成所述复合材料层(3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电机永磁体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扩幅纤维束为扩幅碳纤维束(3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电机永磁体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幅碳纤维束(31)的宽度为9~11mm。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电机永磁体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所述扩幅纤维束采用层叠交错的绑扎方式缠绕在所述永磁体(40)外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电机永磁体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之后还包括在所述转子铁芯(20)两端固定连接保护套(50,60),所述保护套(50,60)压紧所述复合材料层(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37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热涂覆设备
- 下一篇:智能发电机组负荷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