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轧钢生产线自动计算生产批次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3477.1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2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尚爱伙;高玉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钢 生产线 自动 计算 生产 批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工业生产的技术领域,涉及轧钢生产技术,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轧钢生产线自动计算生产批次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轧钢生产企业的高速流水生产线中,对生产信息的实时性要求很高。在连续的轧制过程中,为满足质量体系的要求,必须及时准确地传递分批信息,否则容易发生混批混号问题,编批卡片的流动,如图1所示。
但是,生产中过钢支数的计量以及卡片的传递全部是由人工完成,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高,尤其在出炉和冷床分批之间的跑号工作,距离远,批次更换频繁,经常出现漏号和多批跑号现象,给成品分批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轧钢生产线自动计算生产批次的方法,其目的是实现自动跟踪生产批次信息并实现传递卡片自动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所提供的轧钢生产线自动计算生产批次的方法,所述的轧钢生产线按从原料到成品的流向包括坯料仓库、加热炉、粗轧机列、中轧机列、精轧机列及收集平台,采用计算机系统控制,所述的轧钢生产线采用多个实时信号传感器检测、采集通过的钢坯信号,然后将信号输入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并通过计算机系统分析和计算通过钢坯的支数;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再结合编批信息数据完成分批信息的自动打印输出。
所述的实时信号传感器分别为装炉传感器、出炉传感器和成品出口传感器;所述的装炉传感器设在所述的坯料仓库与加热炉之间;所述的出炉传感器设在所述的加热炉与粗轧机列之间;所述的成品出口传感器设在所述的精轧机列与收集平台之间;所述的装炉传感器计量检测钢坯入炉的支数;所述的出炉传感器检测出炉钢坯的支数;所述的成品传感器检测出成品的支数。
所述实时信号传感器检测钢坯通过辊道时的感应信号。
所述的编批信息由所述的坯料仓库的原料工对钢坯进行组批,并计算机系统位于所述的坯料仓库的终端录入计算机系统,记录该批次坯料钢号、支数、长度的信息。
所述的打印机与所述的收集平台处的计算机系统的终端连接;所述的自动打印输出由打印机完成,自动打印出分批卡片信息;同时,将结果显示在收集平台处的计算机系统的终端屏幕上,从而完成计数工作和卡片传递任务。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实行了自动计算生产支数,编批卡片自动传递,可以实现连续生产中分批信息的跟踪,可以减少生产线岗位人员,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生产信息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采取的钢支数的计量以及卡片的传递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装炉传感器,2、出炉传感器,3、成品出口传感器,4、坯料仓库,5、计算机系统,6、加热炉,7、粗轧机列,8、中轧机列,9、精轧机列,10、打印机,11、收集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2所表达的本发明的工艺流程,采用轧钢生产线自动计算生产批次的方法,所述的轧钢生产线按从原料到成品的流向包括坯料仓库4、加热炉6、粗轧机列7、中轧机列8、精轧机列9及收集平台11,采用计算机系统5控制。本发明的方法是利用编批数据信息进行分批的算法。
为了解决在本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自动跟踪生产批次信息并实现传递卡片自动化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轧钢生产线自动计算生产批次的方法,所述的轧钢生产线采用多个实时信号传感器检测、采集通过的钢坯信号,然后将信号输入所述的计算机系统5并通过计算机系统5分析和计算通过钢坯的支数;所述的计算机系统5再结合编批信息数据,完成分批信息的自动打印输出。
该方法根据生产计数信息,分析正在轧制中的批次信息,并将结果显示在收集区域的电脑屏幕上,同时自动打印出分批卡片信息,从而完成计数工作和卡片传递任务。
所述实时信号传感器是用于检测坯料通过辊道时的感应信号。
本发明采用多个实时传感信号来分析和计算过钢支数,再结合编批信息完成分批信息的自动打印输出,从而实现了不用专门设立岗位人员计算分批信息,也不需人工传递卡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34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