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道堤岸内暗埋截污设施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3355.2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7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显忠;谢勇;刘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堤岸 内暗埋截污 设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堤岸内暗埋截污设施。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活废水的排放,很多城市的河道被严重污染,这一现象已经带有普遍性。有的城市采取河道加盖的方式,但只是解决了景观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对水体的污染问题。有些河道兼具城市防汛、城市景观功能,更不能采取加盖的办法。
为了防止河道污染,需收集初期雨水及污水。目前常见的技术手段是在向河道排水前先进行污水截流,以降低初期雨水、污水对河道的污染。但由于部门城市河道位于老城区,沿岸难以实施管道敷设,正常方法难以改造截流,雨天容易产生溢流,使得河道受到严重污染。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施工便利的河道堤岸内暗埋截污设施。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便利的河道堤岸内暗埋截污设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道堤岸内暗埋截污设施,包括设置在堤岸内的合流管;所述堤岸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合流管贯通的截流井,所述截流井具有一延伸到河道下方的截污管、一延伸向河道的溢流管;所述截流井与所述截污管之间设置有格网,所述溢流管上设置有拍门。
较佳地,所述截污管具有一倾向所述河道的倾角。
较佳地,所述拍门为轻型低阻力复合材料。
较佳地,所述格网设置在所述截流井的底部。
较佳地,所述截流井还包括井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截污设施将合流管输送来的初雨及旱流污水收集到截流井内。在正常工况下,初雨及旱流污水经格网拦截树叶、石块等后,通过暗埋在河道堤岸内的截污管收集引走,最终进入污水厂处理。暴雨时,由于水量大增,后期雨水(污染程度远低于初期雨水)从截流井的溢流管经拍门排放入河道。
本发明的装置即实现了防止初雨污染河道的问题,又实现了防止暴雨时大量雨水回灌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施工便利,设置灵活,运行管理方便等有益效果。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截污设施一具体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河道堤岸内暗埋截污设施一具体实施例,包括设置在堤岸1内的合流管11,堤岸1内还设置有与合流管11贯通的截流井13。
截流井13具有一延伸到河道2下方的截污管14,截污管14具有一倾向河道2的倾角,本实施例中倾角i=3%。截污管14的形状、走向不拘,主要是根据现场环境决定,但优选地采用排水流畅,具有下倾角的走向。
截流井13与截污管14之间设置有格网16,格网16设置在截流井13的底部。格网16的布置有助于提高收集效率,有利于控制收集流量,还具有防止堵塞的功能。
截流井13还具有一延伸向河道2的溢流管15,溢流管15上设置有拍门17。拍门17的作用是防止河道水倒灌。本实施例中,拍门17为轻型低阻力复合材料,以减低拍门自重,避免管道上游溢流,影响正常排水。
截流井13还包括井盖12,以便清理和维护。
本发明的暗埋截污设施,利用了堤岸与河道底的空间,减少了占地,排管也不影响交通、市容,还大大提高了截流效果,有效地防止了河道被污染。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33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温板和建筑保温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利用废瓷制得的陶瓷制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