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壳喷淋泵内筒体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3293.5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陆金琪;毛燕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阿波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李征旦 |
地址: | 2014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喷淋 泵内筒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核电装备领域的安全壳喷淋泵内筒体结构。
背景技术
压水堆核电站是目前核电站的主要形式,水在压水堆的堆芯内部沸腾,因此水必须保持高压状态,该核岛内包括核蒸汽供应系统、安全喷淋系统和辅助系统。
其中安全壳喷淋系统有两条独立的管路组成。每条管路系统都是由喷淋泵、冷却器、喷头、换料水箱、阀门等设备组成。安全壳喷淋泵是阻挡来自燃料的裂变产物及一回路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的最后一道屏障。安全事故发生时,一回路中高温高压的水流到安全壳中,导致安全壳里的温度和压力升高,而安全壳喷淋泵喷淋冷水,是安全壳内的水蒸气冷凝成为水。降低安全壳内的压力和温度。同时喷淋水中含有硼酸,以除去空气中的放射性碘元素。而在核电站系统正常运行时,所述安全壳喷淋泵的作用是;将核电站系统中换水箱中的水注入安全壳内,维持安全壳内外压力的平衡,因此在所述核电站系统正常运行时,所述安全壳喷淋泵又可以称为低压安注泵。
而在核电站系统正常运行时,所述安全壳喷淋泵的作用是;将核电站系统中换水箱中的水注入安全壳内,维持安全壳内外压力的平衡,因此在所述核电站系统正常运行时,所述安全壳喷淋泵又可以称为低压安注泵。
为了保证反应堆故障的有效处理,安全壳喷淋泵在运行时必须保持一定的自振频率。该自振频率的推荐标准为不低于33Hz,而目前安全壳喷淋泵的自振频率普遍只有22-28Hz,无法保证反应堆事故的有效处理。安全壳喷淋泵的自振频率是与安全壳喷淋泵内筒体结构相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安全壳喷淋泵内筒体结构,其能提高安全壳喷淋泵工作时的自振频率,保证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并有利于核反应堆故障的有效处置。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壳喷淋泵内筒体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泵座、导流管、出水段,导流壳和吸水段和吸入管;所述吸水段底部设置吸入锥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水段的外壁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了第一上法兰和第一下法兰,所述导流管的外壁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了第二上法兰和第二下法兰,沿所述出水段的外壁的圆周均布了若干连接所述第一上法兰和所述第一下法兰的第一筋板;沿所述导流管外壁的圆周均布了若干连接所述第二上法兰和所述第二下法兰的第二筋板,所述第一筋板和所述第二筋板的数量相同,且为偶数。
进一步的,所述泵座上设置内法兰和外法兰,所述内法兰与所述第二上法兰连接,所述外法兰与外筒体0连接,沿所述泵座的圆周均布若干连接所述内法兰和所述外法兰的第三筋板,所述第三筋板的数量大于等于四的偶数。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段内部均布沿所述出水段的圆周排列第四筋板,所述第四筋板的数量大于等于四的偶数。
进一步的,所述吸入段外壁上设置第三上法兰,所述第一下法兰通过撑杆与所述第三上法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上法兰和所述第二下法兰的螺栓中心距为650mm。
采用了本发明的一种安全壳喷淋泵内筒体结构的技术方案,即沿所述出水段外壁均布第一筋版,沿所述导流管外壁均布第二筋板,所述第一筋板和所述第二筋板的数量相等的技术方案。其技术效果是:安所述安全壳喷淋泵的自振频率提高,达到了所述安全壳喷淋泵的自振频率的推荐标准,保证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并有利于核反应堆故障的有效处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安全壳喷淋泵的内筒体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一种安全壳喷淋泵内筒体结构,所述内筒体结构套接于所述安全壳喷淋泵的外筒体10内,所述内筒体结构内套接的是所述安全壳喷淋泵的泵轴100。
所述内筒体结构从上至下包括依次连接的泵座1、导流管2、出水段3、导流壳4和吸入段5和吸入管6;所述吸入管6上设置吸入锥管61,所述泵座1上设置内法兰11和外法兰12,所述导流管2的外壁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第二法兰21和第二下法兰22;所述出水段3的外壁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第一上法兰31和第一下法兰32;所述吸入段5的外壁上设置第三上法兰51,所述吸入管6的底部设置吸入锥管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阿波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阿波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32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