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绿光碲酸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3082.1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9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林傲祥;周志广;何建丽;湛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3C4/12 | 分类号: | C03C4/12;C03C3/23;C03C3/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姚敏杰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光碲酸盐 玻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绿光碲酸盐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光碲酸盐玻璃是由65~90mol%的TeO2,5~25mol%的ZnO,3~20mol%的Na2O、质量百分比浓度是2~8%的镱离子化合物以及质量百分比浓度是1~4%的铽离子化合物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光碲酸盐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光碲酸盐玻璃是由68~86mol%的TeO2、7~22mol%的ZnO、5~15mol%的Na2O、质量百分比浓度是2.4~7.6%的镱离子化合物以及质量百分比浓度是1.2~3.6%的铽离子化合物制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光碲酸盐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光碲酸盐玻璃是由70~85mol%的TeO2、8~19mol%的ZnO、6~14mol%的Na2O、质量百分比浓度是3~6%的镱离子化合物以及质量百分比浓度是1.4~3%的铽离子化合物制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绿光碲酸盐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镱离子化合物是氧化镱、氟化镱或硝酸镱;所述铽离子化合物是氧化铽、氟化铽或硝酸铽。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绿光碲酸盐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光碲酸盐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原料配比关系将原料进行混合;所述原料包括TeO2、ZnO、Na2O、镱离子化合物以及铽离子化合物;
3)将步骤1)所得到的原料混合物进行熔制;
4)退火得到绿光碲酸盐玻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绿光碲酸盐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光碲酸盐玻璃的制备方法在步骤1)和步骤3)之间还包括:
2)对步骤1)所获得的原料混合物进行物理除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绿光碲酸盐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实现方式是:
2.1)在真空环境下,将步骤1)中的原料混合物进行分阶段加热除水,去除化学品表面的水分;
2.2)将步骤2.1)进行真空干燥后的原料快速移入超干燥高纯氧气和正高压的条件下,并在200~400℃范围内进行梯度升温干燥,去除化学品内部的大部分物理水分子;
所述真空环境的条件是:1~2Pa的真空环境;所述超干燥高纯氧气的条件是P≥4N以及H2O≤2ppm的超干燥高纯氧气条件;所述正高压的条件是4~12kPa正高压。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绿光碲酸盐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实现方式是:升温到800~900℃,熔制时间为不小于3个小时,熔制过程中一直通入高纯氧,在正高压4~12kPa的条件下,得到熔制好的玻璃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绿光碲酸盐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具体实现方式是:将步骤3)所熔制好的玻璃液快速放入已经升温到240℃~290℃的退火炉中,保温三个小时后,缓慢降温至室温,得到Yb离子以及Tb离子掺杂的绿光碲酸盐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308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线水库水位测量装置
- 下一篇: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