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三苯甲基烷基醚合成三苯基氯甲烷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2992.8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3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叶立峰;周强;姜永清;应赢理;张万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化集团公司;巨化集团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C07C22/04 | 分类号: | C07C22/04;C07C1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240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苯甲基 烷基 合成 苯基 甲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苯基氯甲烷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利用三苯甲基烷基醚合成三苯基氯甲烷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三苯基氯甲烷是医药化工领域中常用的基本有机原料之一,在有机化工与药物合成过程中,可以用作核苷、单糖或多糖等化合物中所带有的伯羟基、胺基、巯基的选择性保护基,以及多肽合成中的基本化学试剂。在有机化工与药物合成过程中用三苯基氯甲烷作为保护试剂后,在酸性醇溶液中脱除三苯甲基保护基的过程中,通常会生成三苯甲基烷基醚如三苯甲基甲基醚、三苯甲基乙基醚、三苯甲基丙基醚等副产物。该副产物目前没有较好的处理方法,一般作为副产低价出售或作为工业垃圾处理。
因为三苯基氯甲烷在有机化工与药物合成过程中有广泛的用途,国内外对其合成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合成三苯基氯甲烷的主要方法如下:
C.R.Hauser等(Organic Syntheses,Coll.3,1955)报道了以苯、四氯化碳为原料在三氯化铝催化下发生弗-克反应合成三苯基氯甲烷的方法。将2kg苯、800g四氯化碳加入到一带机械搅拌的5L三口烧瓶中,在冰浴下分批加入600g三氯化铝,三氯化铝加完后,继续反应2h,将反应液加入到1L苯和2L6N的盐酸溶液中进行水解,再经分层、浓缩、重结晶得到940g三苯基氯甲烷,收率75%。该方法是经典的三苯基氯甲烷合成方法,但有三废量大,收率较低的缺点。
C.R.Hauser等(Organic Syntheses,Coll.3,1955)报道了以三苯基甲醇为原料,与乙酰氯进行反应生成三苯基氯甲烷。在一带回流冷凝管的1L圆底烧瓶中,加入250g三苯基甲醇、80ml苯,加热,分批加入150ml乙酰氯。乙酰氯加完后,回流30min,用冰浴冷却,加入150ml石油醚,过滤,干燥得224g三苯基氯甲烷,收率83%。该方法有原料成本高的缺点。
日本专利JP63-57540报道了一种在三苯基氯甲烷粗品中通入氯化氢以除去杂质三苯基甲醇的方法。在反应瓶中加入139.2g三苯基氯甲烷粗品及164g四氯化碳,加热至55℃,以0.72Nl/h的流量通入氯化氢,3h后,停止通氯化氢,冷却至5℃,析出结晶,得103.2g三苯基氯甲烷,纯度99.8%。该方法具有工艺复杂的缺点。
但以三苯甲基烷基醚作为原料制备三苯基氯甲烷的方法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收率高、成本低、节能环保的以三苯甲基烷基醚作为原料制备三苯基氯甲烷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利用三苯甲基烷基醚合成三苯基氯甲烷的方法,在搅拌下将氯化试剂与三苯甲基烷基醚,按重量比0.1~1∶1在20~100℃温度下反应2~24小时后,冷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三苯基氯甲烷。
进一步的:
本发明所述的利用三苯甲基烷基醚合成三苯基氯甲烷的方法可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与三苯甲基烷基醚的重量比为0~7∶1,所述溶剂为烷烃、卤代烷烃、酯中的一种;优选为正己烷、环己烷、正庚烷、氯仿、四氯化碳、二氯乙烷、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丁酯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氯化试剂与三苯甲基烷基醚的重量比优选为0.25~0.75∶1。
本发明所述的三苯甲基烷基醚优选为三苯甲基甲基醚、三苯甲基乙基醚、三苯甲基正丙基醚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氯化试剂优选为氯化亚砜、三氯化磷、乙酰氯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反应温度优选为30~80℃。
本发明所述的利用三苯甲基烷基醚合成三苯基氯甲烷的方法反应过程中可以通入氮气。
氯化试剂与三苯甲基烷基醚的重量比对反应有较大的影响。比例低,三苯甲基烷基醚反应不完全,产品纯度低;比例高,设备利用率低,不经济。因此本发明中氯化试剂与三苯甲基烷基醚的重量比为0.1~1∶1,优选为0.25~0.75∶1。本发明的氯化试剂优选为氯化亚砜、乙酰氯、三氯化磷等。
反应温度对三苯基氯甲烷的合成也有较大的影响。反应温度低会导致反应过慢,反应温度过高会引起副反应增多、氯化试剂挥发,降低反应收率。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反应液的回流温度以下,因此本发明采用的反应温度为20~100℃,优选为3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化集团公司;巨化集团技术中心,未经巨化集团公司;巨化集团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29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