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分析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2786.7 | 申请日: | 200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5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M·D·费托;R·D·艾科尔斯;G·G·伯巴;D·K·麦克德米特;J·M·威尔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G01N21/00;G01K7/02;G01L7/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钱孟清 |
地址: | 美国内布***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分析器 | ||
1.一种用于确定气体通量的方法,包括:
使气体流过气流槽,包括所述气流槽沿长度小于2米的进气路径接收来自空气的气体;
测量位于所述气流槽附近的气体的温度;
测量所述气流槽中的水蒸气水平;
测量位于所述气流槽附近的气体的压力,其中所述温度和所述压力的测量以约1.0Hz或更快的速率进行;
至少基于所述温度、所述水蒸气水平和所述压力确定干摩尔分数;以及
在不对因水蒸气、温度和压力产生的累积效应作校正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干摩尔分数确定气体通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路径的长度小于1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路径包括连接至所述气流槽的进气端口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长度小于2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的温度在所述气流槽中测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测量所述气流槽中的第二温度,其中所述干摩尔分数进一步基于所述第二温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水蒸气水平的步骤包括测量所述气流槽内对光的吸收率,所述水蒸气水平至少基于所述吸收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在所述气流槽内的一位置处测量。
8.一种气体分析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气流槽,其中气体从进气端口流向出气端口,所述进气端口与长度小于2米的进气路径流体连通;
光源,配置成透过所述气流槽发射光;
检测器子系统,配置成输出表示所述气流槽中的气体成分对光的吸收率的吸收率信号;
位于所述气流槽附近的第一温度传感器,配置成以约1.0Hz或更快的速率测量气体的温度;
位于所述气流槽附近的压力传感器,配置成以约1.0Hz或更快的速率测量气体的压力;以及
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检测器子系统耦合的智能模块,
所述智能模块适于基于吸收率信号以及气体压力和温度的测量值,来确定气体成分的干摩尔分数,
所述智能模块进一步适于在不对因水蒸气、温度和压力产生的累积效应作校正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干摩尔分数确定气体通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路径包括进气管。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路径的长度小于1米。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配置成测量在所述气流槽中流动的气体的温度。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测量在所述气流槽中流动的气体的第二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干摩尔分数进一步基于所述气体的第二温度。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气流槽内的一位置处。
14.一种测量气体分析器的气流槽中的气体成分的干摩尔分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使气体流过所述气流槽;
测量所述气流槽中的气体成分对光的吸收率;
测量位于所述气流槽附近的气体的温度T1;
测量位于所述气流槽附近的一位置处的压力P,其中所述温度T1和所述压力P的测量以约1.0Hz或更快的速率进行;以及
至少基于所测量的吸收率、P和T1确定气体成分的干摩尔分数。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吸收率包括:
使具有已知波长带的光透射过所述气流槽;
在检测器处接收所透射的光;以及
确定气体成分对所透射的光的吸收率。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包括使具有宽或窄波长带的光透射过窄通带滤波器,其中所述窄通带滤波器允许已知波长带中的大部分光通过。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测量流过所述气流槽的气体的温度T2,其中T1是在所述气流槽的进气端口附近流动的气体的温度,而T2是在所述气流槽的出气端口附近流动的气体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利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278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