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藻水的处理方法及其应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2766.X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6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吕锡武;余亚琴;朱光灿;宋海亮;赵晋伟;许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3/28;C02F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蒋家华 |
地址: | 21413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藻水 处理 方法 及其 应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湖泊污染的处理方法,尤其涉及湖泊中的富藻水的处理方法及其应用系统。
背景技术
在水华蓝藻大量堆积的局部进行除藻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蓝藻的及时打捞与收集能在短期内减少蓝藻生物量、降低内源水体氮、磷营养水平和藻毒素含量,并能加快水体生态恢复,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目前,蓝藻的打捞主要有固定式藻水分离站与捞藻船两种方式,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太湖周边存有70多个蓝藻打捞点,8个固定式藻水分离站,由于藻水分离能力所限,蓝藻打捞高峰时只有约50%的富藻水经过藻水分离浓缩处理,而剩下的大部分只能堆积在太湖周围的池塘或坑洼之处。随着时间累积,堆积的富藻水变为陈藻,不仅使水质恶化、腐烂发臭影响水体周边环境,而且会发生藻毒素释放;分解产生的氮、磷、藻毒素还会因为雨水冲刷、通过地表径流或淋溶再次流入太湖,引发二次污染。这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太湖富藻水问题,更是由于蓝藻在岸上的堆积造成了太湖岸基的污染,给当地水环境和空气质量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加剧了太湖地区水环境质量的恶化。
目前常用的蓝藻打捞与处理方式是人工打捞、捞藻船打捞后的富藻水进行气浮浓缩和压滤脱水,这一做法存在有经济性与技术合理性的问题。富藻水处理成本较高、压滤处理处置过程难以避免流失部分氮磷,处理不够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环保、成本低、充分利用资源的富藻水的组合处理技术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富藻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富藻水经腐熟水解后得到藻细胞破壁、腐熟的蓝藻藻液;
b) 将步骤a)得到的藻液厌氧消化;
c)将厌氧消化后的藻液进行缺氧-好氧处理;
d) 缺氧-好氧处理后的藻液经水生植物吸收氮、磷后排出。
步骤a)中腐熟水解的时间为7-10天。
步骤b)中厌氧消化的时间为5-7天,温度为35-38℃。
步骤c)中缺氧-好氧处理时间为15-20h。
步骤c)中缺氧-好氧处理时好氧段的氧浓度为1.0~2.0mg/L。
上述的水生植物为水生蔬菜。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实现上述富藻水处理方法的系统,包括腐熟水解池、与腐熟水解池连接的厌氧消化反应器、与厌氧消化反应器连接的缺氧好氧反应器、与缺氧好氧反应器连接的水生蔬菜人工湿地。
上述的缺氧好氧反应器为A/O氧化沟或缺氧好氧生物接触池。
上述水生蔬菜人工湿地负荷为0.1~0.2 m3·m-2·d-1。按照这一低负荷条件运行可保证出水水质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富藻水进入腐熟水解池,通过腐熟水解池中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对富藻水中的复杂有机物分解,提高富藻水的可生化性,改善了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效果;富藻水进入厌氧消化反应器经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发电,厌氧消化后的藻液COD去除率达到70%以上;厌氧消化后的藻液经缺氧好氧反应器缺氧-好氧处理后经水生蔬菜人工湿地中的水生植物吸收氮磷后排出。水生蔬菜人工湿地根据季节变化选种不同的水生植物,在太湖流域范围内,每4月份种植空心菜等,收割周期为15~20天,9月底换为水芹等越冬植物,收割周期为45~60天;水生蔬菜人工湿地中的水生蔬菜持续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盐,实现氮磷的资源化利用,通过收获植物,将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盐带出水体,达到进化水的目的,保证人工湿地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规定的尾水排放要求。
本发明将富藻水腐熟水解、厌氧消化、缺氧好氧处理、水生植物吸收氮磷等多种技术优化组合,能够有效解决太湖大规模蓝藻打捞的富藻水的处理处置难题,有效去除富藻水有机污染物和氮磷营养盐,在直接改善湖水水体质量的目标的同时,实现蓝藻有机生物质产沼气、氮磷农业资源化利用的目的;处理后尾水可以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与常规富藻水气浮浓缩方法相比,不仅去除效果更好,而且运行管理简单、节能效果好,更是大幅度降低了蓝藻的处理成本,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使用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水生蔬菜人工湿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富藻水”采用太湖蓝藻打捞得到的“富藻水”。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27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