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锌锡汞齐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82676.0 | 申请日: | 2012-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6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 发明(设计)人: | 何健荣;盛誉;顾峰毅;顾新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亚尔光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F9/08 | 分类号: | B22F9/08;B22F1/00;C22C7/00;C22C1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徐颖 |
| 地址: | 201801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锌锡汞齐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锌锡汞齐颗粒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1)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将原料:1~4.9wt%的锌、29~90wt%的锡和5.1~70wt%的汞加入密闭容器内,升温使所述原料熔融,混合均匀得合金溶液;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将所述合金溶液制成合金液滴,所述合金液滴的直径为0.5~2mm;
2)用液体间接冷却惰性气体气流,用冷却后的惰性气体气流于-100~-190℃冷凝所述合金液滴,得锌锡汞齐成型体;
3)将所述锌锡汞齐成型体置于恒温恒湿和惰性气氛中,进行稳定化处理1~7天;所述恒温的温度为0~15℃,所述恒湿的湿度为20~40RH%;
4)进行成分检测;根据所述成分检测的结果进行下述操作:
当所述汞的成分公差在±1wt%的范围内,用相对于所述原料总质量1wt%的锌粉进行涂覆;
当所述汞的成分公差大于1wt%,所述锌的成分公差为负值,所述锡的成分公差为负值时,用相对于所述原料总质量4wt%的锌锡混合粉进行涂覆;所述的锌锡混合粉中:锌含量为1~15wt%,锡含量为85~99wt%;
当所述汞的成分公差大于1wt%,所述锌的成分公差为负值,所述锡的成分公差为正值时,用相对于所述原料总质量2wt%的锌粉进行涂覆;
当所述汞的成分公差大于1wt%,所述锌的成分公差为正值,所述锡的成分公差为负值时,用相对于所述原料总质量2wt%的锡粉进行涂覆;
5)进行水含量检测;根据所述水含量检测的结果进行下述操作:
所述当水含量为1~20ppm时,进行玻璃粉打磨0.5min,即得所述锌锡汞颗粒;
当水含量大于20ppm、小于或等于30ppm时,进行玻璃粉打磨1.5min,即得所述锌锡汞颗粒;
当水含量大于30ppm、小于或等于40ppm时,进行玻璃粉打磨2min,即得所述锌锡汞颗粒;
当水含量大于40ppm、小于或等于50ppm时,进行玻璃粉打磨3min,即得所述锌锡汞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混合为气流鼓泡混合;所述混合的时间为1~3小时;所述混合的压力为1~25psi。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升温的目标温度为400~450℃;所述的升温较佳地采用电加热进行;和/或,步骤1)中,所述的锌为锌片;所述的锡为锡粒;和/或,步骤1)中,所述容器的材质为铁、铜、不锈钢、陶瓷和玻璃中的任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合金溶液制成合金液滴的方法用喷嘴制备的方法进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用喷嘴制备的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对所述合金溶液施加50~70psi的压力,使所述合金溶液通过振动的喷嘴形成所述合金液滴;所述喷嘴的振动频率较佳地为200~800Hz;所述喷嘴的振动幅度较佳地为0.1~0.8mm。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液体为液态空气、液氮、液氦和液氧中的任一种;和/或,所述间接冷却的操作方法为:采用一双层套管,将所述液体通入位于该双层套管内层管和外层管之间的区域,使惰性气体气流从该内层管中流过,即可。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恒温恒湿采用数控进行控制;和/或,步骤4)中,所述成分检测为原子发射光谱检测;和/或,步骤4)中,所述的涂覆按下述方式进行:置于密闭箱体内进行滚动喷涂;和/或,所述锡粉和/或锌粉的粒径为2~20μm。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水含量检测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和/或,步骤5)中,所述的打磨为滚动打磨;和/或,所述玻璃粉末的粒径为0.1~1mm;和/或,通过一排风过滤系统将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汞蒸汽收集。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锌锡汞齐颗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锌锡汞齐颗粒在荧光灯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亚尔光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亚尔光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26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