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频电加热供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2442.6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3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谢昆男;刘忠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昆男;刘忠男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H05B6/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三重区***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 加热 供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高频电流进行加热的供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供暖装置通常的是通过火加热或电加热的方法使得暖气管中的液体保持一定的高温,从而达到供暖的效果。用火加热的方式一般要以煤气、煤炭、煤油,甚至木炭为原料,这样不但加热效率低,而且会造成很大的污染,既浪费材料又不环保;而目前的电加热水暖气噪音大,易干烧,用电量很大,且热转换比小,故传统供暖装置的实用性仍不符理想,而有改良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热效率高、无污染,且能够使供暖装置均匀散热的高频电加热供暖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高频电加热供暖装置,包括:
一供暖管、一导热装置和至少一组加热装置,上述供暖管为能供液体流通的中空管体,所述导热装置主要由一旋转轴及一具有导电性的螺旋叶片转体所组成能一体连动的结构,所述旋转轴及所述螺旋叶片转体组成的导热装置设置在供暖管的中空管体内部,当启动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螺旋叶片转体转动时,利用所述螺旋叶片转体的多个叶片将能推动供暖管内液体朝一定方向流动。
前述加热装置至少包括有二连接不同电极的导电组件,其中一导电组件由一导电环接设一导电线所组成;另一导电组件由另一导电环接设另一导电线所组成,两导电环分别靠接于所述螺旋叶片转体左右两端,两导电线一端分别固接于各自对应的导电环上,且令两导电线另端分别连接高频交流电源的不同电极。
本发明外接高频交流电源后,通过两导电线及两导电环的作用,将高频电流引导聚集至所述螺旋叶片转体两端,高频电流流经所述螺旋叶片转体表面,因阻抗而使得所述螺旋叶片转体能迅速地升温加热,并与其旋转推动的管内液体直接进行大面积的热交换,故能快速加热输送液体达到迅速供暖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二导电组件的二导电环为二导电刷。
进一步的,其中至少一导电环(亦可以两导电环)能供一条以上的导电线连设,且令各导电环的多条导电线另端分别连接到一导电圈,再由各导电圈各自接设另一导电线,以连通到高频交流电源。
进一步的,其中一导电环连接的一或多条导电线可改由一或多片导电侧板加以取代,使用单一导电侧板时,所述导电侧板一端以一导电体连接导电环,另端另接设有一导电线,以供连通到高频交流电源;当使用多片导电侧板时,各导电侧板一端各以一导电体连接导电环,另端可共同连接到一导电圈,再由导电圈接设另一导电线,以连通到高频交流电源。
进一步的,其中一导电环藉由至少一导电体与一导电环管连接,所述导电环管另端另接设有一导电线,以供连通到高频交流电源。
本发明外接高频交流电源后,通过二导电组件的作用,将高频电流引导聚集至具导电性的螺旋叶片转体表面,使高频电流在螺旋叶片转体表面流动,因阻抗的存在使得螺旋叶片转体的表面迅速升温加热,再通过旋转轴带动螺旋叶片转体的旋转,使得供暖管内的液体能均匀受热,从而达到良好的供暖效果,克服了传统供暖装置加热结构功效不足的缺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供暖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供暖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供暖装置第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立体图。
图5为图4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供暖装置第四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立体图。
图7为图6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供暖装置第五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立体图。
图9为图8的另一侧结构立体图。
图10为图8的剖面图。
图11为本发明供暖装置第五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
图12为本发明供暖装置第六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是供暖管;11是穿孔;12是穿孔;20是导热装置;
21是旋转轴;22是螺旋叶片转体;220是轴孔;221是环体;
222是环体;23是轴座;
230是轴孔;231是通道;24是轴座;240是轴孔;241是通道;
31是导电环;32是导电线;33是导电环;34导电线;35是导电圈;
36是导电线;37是连接件;41是导电环;42是导电线;
43是导电环;44是导电线;45是导电圈;46是导电线;
47是连接件;51是导电环;52是导电侧板;520是导电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昆男;刘忠男,未经谢昆男;刘忠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24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烃组分气相色谱分析气路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交流磁粉探伤仪灵敏度的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