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络筒机的上蜡张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2291.4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9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欣欣;谢春萍;徐伯俊;苏旭中;刘新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H59/20 | 分类号: | B65H59/20;B65H7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络筒机 上蜡 张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自动络筒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涉及在自动络筒机上安装一种上蜡张力装置,对纱线进行上蜡处理,并对纱线施加一定的张力,从而达到减少毛羽,提高纱线条干均匀度的目的。
背景技术
络筒作为织前准备的头一道工序,因速度高、纱路中摩擦机件多、摩擦力大,退绕气圈相对长且随退绕点位置的改变而有变化,对纱线毛羽影响极大,为公认的织前准备中毛羽增幅最为显著的工序。纺纱络筒设备用于将染色后的纱线卷绕为成品,纱线络筒上蜡结构是纺纱络筒设备的重要部件,纱线经纱线络筒上蜡结构使纱线表面上蜡。目前的纱线络筒上蜡有2种途径,液态上蜡和固态上蜡。液态上蜡只能用在比较高档的毛纺中,而不能广泛的推广。固态上蜡就是让纱线通过成型的固态蜡,通过摩擦作用,使蜡包覆在纱线上。经过上蜡工艺的筒子纱毛羽明显减少,但是,由于受现在上蜡装置的局限性,上蜡不均、蜡对纱线的包覆不全面,成为其主要的缺陷。
在络纱过程中,纱线张力的均匀和大小程度不仅直接影响纱线条干的均匀度,而且影响着后道工序的进行和织物的质量,因此络纱张力是自动络筒机络纱工序中的一个重要工艺参数。目前在自动络筒机中大都是根据经验值,通过机械方法来调节络纱过程中的纱线张力。例如,纱线经过两张力盘之间,通过调节纱线两张力盘间的压紧力,来调节纱线的张力。目前的技术一般是将上蜡装置安装在电子清纱器上面,或者是将上蜡装置安装在和纱线张力装置相同的支撑原件上。但是这些机构复杂,所占空间大,保养工作较多,又要消耗动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全新的纱线张力控制和上蜡的方法,提供一种能够在络纱过程中控制纱线张力的同时,对纱线上蜡减少毛羽的装置,并将其应用于络筒工艺中。同时提供的装置结构简单,整个装置便于安装、维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自动络筒机的上蜡张力装置,配置在络筒工序中的预清纱器和捻接器之间,该装置主要是由支撑元件和两套张力盘组成。
本发明可以应用在进行自动络筒机的技术改造,使其安装在预清纱器和捻接器之间,通过活塞驱动活动圆盘和蜡团,给固定张力盘施加压力,从而实现对纱线施加一定的张力,纱线均匀上蜡,来达到减少毛羽的效果。该装置与现有其它技术相比,安装简便、性价比高。
附图说明
图为本发明自动络筒机上蜡张力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络纱过程中,纱线从纱管上退绕,经过气圈破裂器后,纱线(7)进入所述的上蜡张力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由支撑元件(1)和两套张力盘组成。一套张力盘装有活动压力圆盘(3)和固定圆盘(2),另外一套张力盘由固定圆盘(2)、空心蜡团(6)和圆盘(5)组成。纱线(7)先经过第一套张力盘,由活塞(4)驱动活动圆盘(3),给固定张力盘(2)施加压力。纱线(7)受到一定张力后,再经过第二套张力盘。此时空心蜡团(6)和圆盘(5)随活塞轴(4)同步旋转,一方面纱线均匀上蜡,另一方面也给纱线以适当的张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22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