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络筒机的简易上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2286.3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9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欣欣;谢春萍;徐伯俊;苏旭中;刘新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H71/00 | 分类号: | B65H7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络筒机 简易 上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自动络筒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涉及在自动络筒机上安装一种简易的上蜡装置,对纱线进行上蜡处理,使之被蜡包覆,从而达到减少毛羽目的。
背景技术
络筒作为织前准备的头一道工序,因速度高、纱路中摩擦机件多、摩擦力大,退绕气圈相对长且随退绕点位置的改变而有变化,对纱线毛羽影响极大,为公认的织前准备中毛羽增幅最为显著的工序。纺纱络筒设备用于将染色后的纱线卷绕为成品,纱线络筒上蜡结构是纺纱络筒设备的重要部件,纱线经纱线络筒上蜡结构使纱线表面上蜡。
目前的纱线络筒上蜡有2种途径,液态上蜡和固态上蜡。液态上蜡是对纱线施加一定量的浆液,再经烘干使浆纱表面形成牢固坚韧的浆膜,达到伏贴毛羽、提高耐磨性,从而提高经纱织造性能的重要工序。但是,上液蜡也给后整理增添了麻烦,导致液态上蜡只能用在比较高档的毛纺中,而不能广泛的推广。固态上蜡就是让纱线通过成型的固态蜡,通过摩擦作用,使蜡包覆在纱线上。经过上蜡工艺的筒子纱毛羽明显减少,其主要原因是上蜡以后,纱线表面毛羽被蜡覆盖,降低了纱线表面的摩擦系数和静电压积聚,从而减少了纱线发毛现象,使纱线毛羽大为改观。固体上蜡装置简单、成本较小,生产速度高,更容易清除。随着纤维的创新与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型纤维的不断出现,使得上蜡对纱线的品质的改善日益重要,原有的上蜡装置的缺陷也越来越明显,甚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纱线的产质量。但是,由于受现在上蜡装置的局限性,上蜡不均、蜡对纱线的包覆不全面,成为其主要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全新的纱线上蜡方法,提供一种能够在络纱过程对纱线均匀上蜡,减少毛羽的装置,并将其应用于络筒工艺中。同时提供的装置结构简单,整个装置便于安装、维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自动络筒机的简易上蜡装置,配置在络筒工序中的张力装置和捻接器之间,该装置主要是由滚动轴承和装有蜡团的蜡盒组成。
本发明可以应用在进行自动络筒机的技术改造,使其安装在张力装置和捻接器之间,通过滚动轴承带动蜡盒作同步旋转,实现纱线均匀上蜡,来达到减少毛羽的效果。该装置与现有其它技术相比,安装简便、性价比高。
附图说明
图为本发明自动络筒机简易上蜡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络纱过程中,纱线从纱管上退绕,经过气圈破裂器和张力装置后,纱线(5)进入上蜡装置,如图所示。此时滚动轴承(1)转动,带动轴芯(3)转动。圆柱形的空心蜡团(4)装在蜡盒(2)内。空心蜡团(4)由滚动轴承、轴芯带动与蜡盒作同步旋转。当纱线(5)经过空心蜡团(4)时,依靠摩擦力使空心蜡团(4)底平面的蜡黏附在纱线表面而上蜡。同时,空心蜡团(4)随着滚动轴承不断地转动,从而使整个蜡团的底平面被均匀的逐渐磨掉,实现均匀上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22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