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继电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082090.4 | 申请日: | 2012-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0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 发明(设计)人: | 齐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的可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50/54 | 分类号: | H01H50/5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 地址: | 212003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触头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继电器的动触头装置。
背景技术
继电器对电路起着自动接通和切断作用,目前,继电器的动触头装置一般包括动触头端子、动簧片和动触点,其中动簧片和动触点铆接或焊接在一起,动触点端子和动簧片在动触点端子的端头铆接或焊接,此连接点成为动簧片运动的支点,动簧片受力时绕此支点旋转实现电路的接通和断开。 动簧片一般为弹性片状结构,电路导通时作为电流载体。当磁保持继电器的电路接通时,电流由静触头流向动簧片、动触头端子。继电器内部空间大小限制了动簧片的载流截面积和动、静触头间开距的大小。目前一般的电磁继电器动、静触头间开距的大小仅能满足国家标准A类的要求(额定绝缘电压在250V和380V之间时),即电气间隙为1.5mm左右。这一方面造成动簧片的电流承载能力低,同时不能满足安全隔离的要求和触头间的压力要求。如需提高继电器的开闭寿命、电流承载能力、安全隔离能力和触头间压力,则会造成继电器整体体积加大并需用大体积的电磁铁,使成本增加并限制了继电器的使用范围。同时,动簧片和静触头均为电流载体,电路导通时静触头和动簧片的电流流向一般为反向,因此在静触头和动簧片之间存在相互排斥的磁场,促使动、静触头快速分开,但由于继电器自身不具备灭弧能力,因此在分断大电流时易造成动、静触头烧损,降低触头工作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1、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目前一般的电磁继电器动、静触头间开距的大小仅能满足国家标准A类的要求(额定绝缘电压在250V和380V之间时),即电气间隙为1.5mm左右。动簧片和静触头均为电流载体,电路导通时静触头和动簧片的电流流向一般为反向,因此在静触头和动簧片之间存在相互排斥的磁场,促使动、静触头快速分开,但由于继电器自身不具备灭弧能力,因此在分断大电流时易造成动、静触头烧损,降低触头工作的可靠性。对于静触头和动触头之间的压力,一般的磁保持继电器中,与磁铁的体积等相关,目前产品普遍接触压力较低,并且很少在触头间产生相对滑动和滚动,以致在多次开闭以后,使得两触头接触电阻增大、触头温度上升等不良现象,使产品安全性能降低。
2、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继电器,包括包括动触头11和静触头12,动触头11和静触头12相对应,其特征在于:动触头11设置在导电板10一端,导电板10的另一端和支板18活动连接,导电板10一端的动触头11可以上下移动,导电板10的另一端支板18的附近设有压缩弹簧17用于支撑导电板10,继电器还设有连杆装置来使导电板10上下运动,连杆装置通过驱动环8和电磁线圈1上的电磁铁心2相连接。
连杆装置由上连杆5和下连杆9组成,上连杆5一端和上轴4连接,上轴4由上轴架3支撑,上连杆5另一端通过中轴7连接下连杆9,下连杆9一端和通过下轴15连接塑连杆14,塑连杆14和导电板10连接,下连杆9的另一端连接中轴7,上连杆5和下连杆9可以围绕中轴7作围绕中轴作转动和弯曲运动,当上连杆5和下连杆9的成一条直线时,即到达死点位置时,动触头11和静触头12达最大压力的接触。
塑连杆14带动导电板10上下运动时,塑连杆14的水平位置依靠塑连杆导向撑16,塑连杆导向撑面161的位置决定了动触头水平方向的位置。
3、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的连杆不需要很长的长度,可在不增大体积、提高成本的前提下有效提高继电器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开距和压力以及电流承载能力,以小体积、低成本、大负载继电器替代相应的大体积、高成本、小负载的继电器,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由于动触头与静触头间的滑动摩擦及滚动摩擦,使至可以清除触头面上由于开闭产生的电弧污物及尘灰等污染物,提高继电器的开闭寿命,可提高触头工作的可靠性;动触头与静触头实现大开距,能够满足安全隔离的要求;拉伸弹簧和压缩弹簧的力量可以保证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大压力,降低接触电阻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开闸时连杆装置状态示意图。
图3,闭闸时连杆装置状态示意图。
图4,塑连杆与塑连杆导向撑面接触示意图。
图5,开闸状态到闭闸状态时触头接触点示意图 。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的可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的可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20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干燥机系统
- 下一篇:一种含吲哚结构的螺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