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轮机动车二次补气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1960.6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1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姜文龙;杨百全;赵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3/09 | 分类号: | F02M23/09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52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机 动车 二次 气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轮机动车二次补气阀,具体来说属于机动车排气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国内两轮机动车普遍采用的是机械式化油器,这使得机动车的尾气排较难达到相关排放标准,为此,一般采用二次补气装置来降低CO、HC、NOX等的排放量,通过二次补气阀将新鲜的空气引入到发动机气缸头中,二次补气阀的负压管与发动机进气端相接,进气管与空滤器或其它进气过滤系统相连,出气管同发动机的排气支管连接,利用发动机排气时产生的脉冲负压进行来适时的打开或关闭进、出气口以达到补气的目的。现有两轮机动车二次补气阀的阀体上设有进气腔、出气腔和负压腔,在进气腔、出气腔和负压腔上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出气管和负压管,进、出气腔之间由连通腔连通,连通腔的两端分别由阀片和簧片阀开闭;当发动机进气端为负压时,进气腔中的阀片上行,连通进气管和进气腔,新鲜空气通过进气管、进气腔和连通腔通到出气腔并进入排气支管中;当发动机进气端负压过大时,阀片继续上行与连通腔和进气腔之间的阀体壁贴合并隔断进气腔和连通腔,以停止向发动机排气支管补气;当车辆行驶处于非匀速状态时,进气腔中的阀片会将进气腔与连通腔或进气管经常性地隔断,但是由于负压腔响应发动机的滞后性导致阀片作动滞后,从而使进气腔与连通腔的隔断延迟,出现位相差现象,如图1所示,其中曲线A代表负压,曲线B为理论上与负压相对的补气流量,曲线C为实际中因阀片作动的滞后性所出现的补气流量,其中△ρ即为引起的位相差;位相差的存在使得阀片在应该隔断进气腔与连通腔或进气管时而未能及时隔断,使得新鲜空气继续补入连通腔中,这就会造成簧片阀(单向阀)在发动机排气端的正压下因新鲜空气的进入不能及时关闭,簧片阀作动的的灵敏性受到影响,同时,因簧片阀在发动机排气端的正压下不能及时关闭会加大发动机排气所带来的逆流问题及逆流所带来的阀体内积油问题,也不利于积于阀体内的液化水的及时挥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两轮机动车二次补气阀,它能有效改善二次补气阀中簧片阀动作的灵敏性、及时关闭簧片阀以减小发动机排气时所带来的逆流问题,且有助于阀体内的液化气的及时挥发。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两轮机动车二次补气阀,其包括设有进气腔、出气腔和负压腔的阀体,在进、出气腔和负压腔上分别设置有进、出气管和负压管,进气腔通过连通腔与出气腔相连通,在连通腔与出气腔的连接处设置有簧片阀;所述阀体中还安装有可根据负压腔的负压状况开闭进气管和连通腔的阀芯,阀芯包括阀杆和位于进气腔中的阀片,所述进气腔和连通腔之间的第一隔壁上设置有用于通过阀杆和空气的过孔,所述过孔可由阀片封闭,所述阀芯上设有用于连通进气腔和连通腔的进气通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气通道设在阀杆上,进气通道的一端延伸至阀杆的底端与进气腔相通,另一端从阀杆的侧壁上开孔与连通腔相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通道设在阀片上,进气通道位于所述过孔在阀片上的正投影范围内,或者是与该过孔正投影有重叠部。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出气管和负压管分别都由管状体和与连接在管状体一端的盆形罩组成,阀体上具有三个凹腔,凹腔与盆形罩相对置的设置形成所述进气腔、出气腔和负压腔。
进一步,所述进气管通过进气管一端的盆形罩压紧配合于进气腔的内壁上。
进一步,所述阀体上设有第二隔壁,第二隔壁将负压腔和连通腔隔断,阀杆支承在第二隔壁上,阀杆的一端穿过第一隔壁后与阀片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隔壁后与负压腔内设置的膜片连接,阀杆上套装有压簧。
进一步,所述阀片上套装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具有密封所述进气腔上、下端口的上密封唇和下密封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阀芯上进气通道的设置,使得进气腔和连通腔被阀片隔断时也能相通,使得阀片能够更快的封闭连通腔,致使二次补气阀簧片能够及时关闭,从而减小了发动机排气所带来的逆流问题和逆流问题所带来的阀体积油问题;同时,进气腔和连通腔连通后,也便于基于阀体内的液化水可随补气气流被及时的挥发走;另外,该进气通道的设置使得在连通腔进气时,可增大二次补气阀通路的气体流量,从而加大对废气的氧化率,减小对大气的污染。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操作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二次补气阀的位相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19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式支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动调节锁止侧开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