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1913.1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0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梁丽超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通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各种移动终端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在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较好的娱乐体验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缺陷:例如,在用户乘车或行走等过程中,移动终端容易跌落,不能有效保证移动终端的安全性;并且,在旋转移动终端时(例如在游戏过程或者浏览文档、网页中需要移动终端调整角度时),需要双手操作,给用户带来不便;另外,当需要移动终端固定位置时(例如观看视频、自动浏览文档),则需要额外支撑件支持。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不能有效保证移动终端的安全性、移动终端在位置固定时需要额外支撑件支持以及不能仅利用单手方便地调整移动终端的放置角度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机身本体、拉环结构和旋转组件;拉环结构,设置于机身本体的背侧,该拉环结构被拉出时,可固定形成支架,用于支撑所述机身本体;所述旋转组件,设置于所述机身本体的背侧,与所述拉环结构相连接;所述拉环结构与所述旋转组件相配合,可相对于所述机身本体向左或右旋转预定角度。
上述拉环结构为以下结构:中间为聚碳酸酯塑料外部包裹有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塑胶。
上述旋转结构为圆形。
上述机身本体的天线设置于所述旋转组件中。
上述机身本体为一体化金属机身。
上述机身本体为可实现竖屏和横屏切换的机身本体,所述预定角度为90度。
上述移动终端为以下之一:手机、平板电脑。
通过本发明,采用在移动终端的背侧设置相互配合的拉环结构和旋转组件,可相对于机身本体旋转预定角度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不能有效保证移动终端的安全性、移动终端在位置固定时需要额外支撑件支持以及不能仅利用单手方便地调整移动终端的放置角度等技术问题,达到了有效保证移动终端的安全性、更加方便地调整移动终端的放置角度以及移动终端在位置固定时不需要额外支撑件支持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背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拉环结构未拉出时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拉环结构被拉出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拉环结构被拉出起支架作用时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拉环结构被拉出后旋转90度时的背侧俯视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拉环结构被拉出后旋转90度时的侧面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拉环结构未拉出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拉环结构被拉出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拉环结构被拉出后旋转90度时的旋转操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背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拉环结构未拉出时的侧面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机身本体101、拉环结构103和旋转组件105。
其中,上述拉环结构103,设置于机身本体101的背侧,该拉环结构103被拉出时,可固定形成支架,用于支撑所述机身本体;上述旋转组件105,设置于机身本体101的背侧,与所述拉环结构103相连接;拉环结构103与旋转组件105相配合,可相对于机身本体101向左或右旋转预定角度。其中,上述拉环结构103被拉出时的状态可以参见图3和图7所示,上述拉环结构103起支架作用时的状态可参见图4。拉环结构103被拉出时操作过程参见图8所示。
通过上述结构,由于设置了拉环结构,借助于该结构,使得移动终端不易跌落,保证了移动终端的安全性;同时,由于该拉环结构在被拉出时,可起到支架作用,不需要额外支撑件的支持;并且,由于拉环结构与旋转组件可以配合,相对于机身本体向左或右旋转预定角度,因此,可以方便地调整机身本体的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拉环结构101在机身本体背侧还可以有一个止位结构(图中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19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