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转动冲击功能的电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1696.6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1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吹拔正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久驰机电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5/16 | 分类号: | B23B45/16;B25D16/00;B25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转动 冲击 功能 电动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尤其是一种具有转动冲击功能的电动工具,属于动力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具有转动冲击功能的电动工具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动力工具,其典型结构参见公开号为CN201128146Y的中国专利文献以及证书号数为TW M367039U1的台湾专利文献。由于此类工具可以通过切换操作,使冲击机构与动力源衔接,借助冲击机构中的冲击块,在工具头进行旋转钻削的同时,施加周期性的周向冲击,从而有效克服钻削阻力,满足在混凝土等硬脆材料上的钻孔需求,因此比普通手电钻的适用范围广泛。此外,此类电动工具还常常与现有技术中的调速机构相结合,可以通过变速切换操作产生高低速的变化,从而使用范围更为广泛。有关调速机构可以参见申请号为CN200510121668.2以及CN201120329705.X的中国专利申请文献。
检索发现,申请号为JP20050347738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借助附加锤(即副冲击块)产生变化冲击力的转动冲击工具。该工具具有“通过驱动马达转动的主轴,配置在该主轴的同轴上的铁砧,配合在所述主轴的外周上的锤,当在所述主轴和所述锤之间施加一定值以上的扭矩时,对于所述锤进行轴向移动和径向移动的复合运动,将所述锤的爪连接在所述铁砧的凸起上,给所述铁砧施加转动冲击时,拥有转动冲击结构。与所述锤分离的附加锤有可将连接位置和分离位置切替的操作部,所述附加锤从分离位置到连接位置时,所述锤向所述铁砧施力。因此,此转动冲击工具具有增强施力机构施力的调整机构的特征”。
然而,由于上述附加锤的切换需要单独操作,因此使得旋转电动工具使用中的操控变得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操控简单的具有转动冲击功能的电动工具,从而给使用者带来方便。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具有转动冲击功能的电动工具包括位于机壳内的旋转动力源,所述旋转动力源的输出端通过可调速齿轮传动机构与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上安装具有附加锤的旋转冲击机构,所述机壳中装有高低速切换装置和旋转冲击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还安装至少具有第一和第二位置的切换联动件;当所述切换联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高低速切换装置处于高速切换状态,所述旋转冲击切换装置处于附加锤与旋转冲击机构分离状态;当所述切换联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高低速切换装置处于高速切换状态,所述旋转冲击切换装置处于附加锤与旋转冲击机构结合状态。
采用本发明后,由于将调速切换与冲击切换有机结合、相互联动,因此只需通过一次切换操作,即可实现旋转动力工具高速时以小冲击力工作、低速时以大冲击力工作的常用切换操控,十分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切换联动件还具有第三位置;当所述切换联动件处于第三位置时,所述高低速切换装置处于低速切换状态,所述旋转冲击切换装置处于附加锤与旋转冲击机构分离状态。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切换联动件还具有第四位置;当所述切换联动件处于第四位置时,所述高低速切换装置处于高速切换状态,所述旋转冲击切换装置处于附加锤与旋转冲击机构结合状态。
这样的完善之后,理论上只通过一次性切换操作,即可实现旋转动力工具低速时以小冲击力工作以及高速时以大冲击力工作的切换操控,从而具有更多的操作选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联动件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的部分零件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具有转动冲击功能的电动工具基本结构如图1至图3 所示,包括位于机壳1内作为旋转动力源的电机16,该旋转动力源的输出端通过可调速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齿轮箱13,其中具有前后两级行星轮减速机构的前内齿圈13和后内齿圈14与输出轴15传动连接,前内齿圈13和后内齿圈14外圆分别具有花键槽。有关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见申请号为CN201120329705.X的中国专利文献,此处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久驰机电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久驰机电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16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电压电解质
- 下一篇:解码装置、解码方法以及记录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