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爆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1568.1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7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纳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防爆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池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的电池。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
但是,现有的锂离子电池装置缺乏必要的安全组件,一旦电池出现膨胀,没有有效的泄压空间,导致电池受压过大出现爆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爆电池。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爆电池,包括有平板形电芯,所述的平板形电芯上连接有正极组件与负极组件,所述平板形电芯外包裹有软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形电芯的极片组或是极片卷的边缘与软包装最外封装边的内边缘之间设置有大于等于2毫米的间隙,所述的间隙构成防爆区域;或是,所述平板形电芯的极片组或是极片卷的边缘与软包装上下面形成的最边缘的内腔的内边缘之间设置有大于等于2毫米的间隙,所述的间隙构成防爆区域。
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防爆电池,其中:所述的软包装是铝塑复合膜式软包装。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防爆电池,其中:所述平板形电芯的极片组或是极片卷的边缘与软包装最外封装边的内边缘之间的距离为2至300毫米;或是,所述平板形电芯的极片组或是极片卷的边缘与软包装上下面形成的最边缘的内腔的内边缘之间的距离为2至300毫米。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防爆电池,其中:所述防爆区域的常态为真空。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防爆电池,其中:所述的防爆区域分布在平板形电芯的一侧;或是,所述的防爆区域分布对称在平板形电芯的上下两侧;或是,所述的防爆区域分布对称在平板形电芯的左右两侧;或是,所述的防爆区域分布在平板形电芯的四周;或是,所述的防爆区域分布在正极组件一侧;或是,所述的防爆区域分布在负极组件一侧。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依托于防爆区域的存在,能够在平板形电芯出现鼓胀后给与较佳的泄压空间。同时,本发明构造简单,易于实现推广。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图1是本防爆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防爆区域分布在平板形电芯上下两端的构造示意图;图3是防爆区域分布在平板形电芯两侧的构造示意图;图4是的防爆区域分布在平板形电芯四周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的一种防爆电池,包括有平板形电芯1,该平板形电芯1上连接有正极组件3与负极组件4,该平板形电芯1外包裹有软包装,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所采用的平板形电芯1的极片组或是极片卷的边缘与软包装最外封装边的内边缘之间设置有大于等于2毫米的间隙,该间隙构成防爆区域。一旦电池出现异常,鼓胀的气体可直接进入防爆区域。
或者是,平板形电芯1的极片组或是极片卷的边缘与软包装上下面形成的最边缘的内腔的内边缘之间设置有大于等于2毫米的间隙,所述的间隙构成防爆区域。这样,当电池异常的时候,鼓胀的气体可通过封装边进入边上的那个内腔进入防爆区域。
就本发明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考虑到对出现鼓胀后的平板形电芯1能够进行更为完善的容纳,防止出现爆裂,平板形电芯1的极组边缘与软包装内腔边缘之间的距离为2至300毫米。同样的,也可以是平板形电芯1的极片组或是极片卷的边缘与软包装上下面形成的最边缘的内腔的内边缘之间的距离为2至300毫米。这样,能够针对不同规格的平板形电芯1提供最为贴切的安全防爆空间。并且,软包装为铝塑复合膜式软包装,提高容纳能力。
进一步来看,为了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同时能够给予鼓胀后的平板形电芯1更多的气体容纳空间,本发明采用的防爆区域2为的常态为真空。这样,能够避免空气所占用的体积过大,影响后续的防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纳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纳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15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GNSS-R海冰厚度探测设备
- 下一篇:同心度测量仪